1.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其科学内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新思想为引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新时代“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和加快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1]。
乡村振兴战略有极强的时代价值。首先,它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要手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2017(19大报告))。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农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问题多,二是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低[2]。导致这种结果主要原因,一是我国长期奉行以牺牲农村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的战略,二是产业结构演化规律的作用,“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3],这种经济规律作用下,农村的劳动力资本、资金资本等优势资源逐渐流向城市。以上两种原因造成农村落后,城市发达的二元结构的社会现象。其次,它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完全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要素,只有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2.西部欠发达区农村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逻辑范式
西部欠发达区农村发展所依赖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条件以及发展机制和东中部发达农村和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时,应有其独特的逻辑范式。该逻辑范式就是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结合区域实情理清结合逻辑关系。西部欠发达区农村发展逻辑关系是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动力;生态宜居是条件和保障;乡风文明是标志;治理有效是措施和手段;生活富裕是目的和结果。
3.赵坝村概况及调查方法、域数据来源
3.1.赵坝村概况
赵坝村位于甘肃省集中连片贫困区成县沙坝镇,距成县县城19公里。属长江上游三岔河流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360米,属亚热带气候。管辖王沟村、郭湾村、元坝村、杜湾村、上庄村共5个自然村。2018年全村238户,人口共948人,人均拥有耕地2.1亩,2018年贫困户36户,属于西部欠发达区欠发达村。
3.2赵坝村家庭问题调查方法与域数据来源
为了了解赵坝村实际情况,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由六人组成一个调研团队,分三个小组,分别对赵坝村所辖王沟村、郭湾村、元坝村、杜湾村、上庄村共5个自然村,238户家庭进行逐村逐户进行调研。具体方法是:进村入户普通调查法,全覆盖逐家逐户访谈调查法。
本文数据信息来源一是通过研究区域村、镇、县、市政府网站或政府文件公开信息,二是通过赵坝村调查研究获得。
4.赵坝村发展面临现实问题及原因剖析
获得赵坝村调查研究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概括、抽象、分类、定性、定量分析处理。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并划分十一类具体问题如表1所示;第二步对具体问题定性归纳为经济发展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生态学环境发展问题三大类;第三步对具体问题背后产生原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表1所示。赵坝村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可归纳如下:
经济发展问题。包括:(1)有投资发展需求且缺投资资金、缺专业技术;(2)家庭收入低、基本无经济来源、家庭支出大;(3)劳动力外流、家庭缺乏劳动力。分别占总户数19%、45%、69%。大多数家庭都存在问题,属于普遍性问题。
问题背后主要原因分别是(1)家庭储蓄率低、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不高;(2)就业渠道不宽,存在一定程度上剩余劳动;(3)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乡村发展动力不足;(4)婚丧嫁娶等风俗性随礼支出大。
社会发展问题。有:(1)用于小孩学习支出大,经济压力大;(2)用于疾病治疗支出多,经济状态差;(3)劳动力外流、家庭缺乏劳动力;(4)空巢老人问题;(5)留守儿童问题;(6)大龄男青年择偶难问题;(7)无劳动力或劳动能力弱户住房条件差,共七项问题。分别占总户数比例为10.6%、21%、7.1%、5.1%、10.1%、7.1%。和中国中部农村普遍问题相比较,除前两项问题属普遍存在问题外,其他五个问题是个别的且严重的问题。
问题背后直接原因是(1)家庭经济收入少,家庭经济负担重,比如:学生上学费用、疾病治疗费用、家庭旧房改造费用,导致支不付出;(2)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家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3)男多女少、婚嫁彩礼高等原因。
生态环境发展问题。有:(1)空心村严重、村容不整洁;(2)村间、村内干道间道路需要硬化。分别占总户数比例为:42%、33%。属于普遍性问题。
问题背后直接原因:(1)是村级组织缺基础设施改造资金;(2)部分家庭移居城中生活,致使农村家中房屋长期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