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发挥着带动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的作用,我国政府注重使用产业政策来实现重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从而提高产业质量和弥补市场不足。在“十一五”期间,政府提出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政府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出台产业政策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服务业。微观企业行为是宏观经济政策达成的目标和渠道(姜国华和饶品贵,2011)[12],政府必须不断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思路和调控方式,确保产业政策以有效的途径引导企业的决策行为。基于此背景,本文拟深入探讨产业政策影响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行为的作用机理,并考虑市场竞争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采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外部环境是否影响产业政策发挥作用,将市场竞争环境作为调节变量,探究市场竞争对产业政策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关系的影响。因此,本文不仅丰富了产业政策政策与企业微观行为的研究,还发现外部环境会影响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我国宏观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现有文献大多关注公司特征、市场地位和外部环境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Petersen et al.,1997;Wilson et al.,1999;刘凤委等,2009)[6,8,13],但未有学者探究产业政策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本文基于“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探讨宏观正式制度对微观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第二,本文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发现属于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从而丰富了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本文进一步考虑市场竞争环境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实证分析了市场竞争对产业政策与商业信用之间关系的影响,发现产业政策与商业信用的正相关关系在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产业政策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提供了市场环境影响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证据,为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参考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的探究主要包括公司特征和市场地位方面。在公司特征方面,Petersen and Rajan (1997) [6]发现公司规模、年龄、所属行业、现金流以及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会影响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在企业的市场地位方面,Wilson and Summers(1999)[8]认为大多数企业把商业信用当成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市场地位高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Fisman and Raturi (2004) [2]认为市场地位高、议价能力强的企业更换合同成本较低,能够迫使交易方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Van Horen (2007) [7]认为外部金融和法律环境也会影响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融资的相关性。
国内学者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公司特征、市场地位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在公司特征方面,夏银桂和程仲鸣(2009)[16]研究发现企业规模、销售净利率和流动资产规模对商业信用融资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商业信用与银行负债负相关;胡泽等(2013)[10]发现良好的资产流动性能弱化金融危机对商业信用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郑军等(2013)[17]研究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也会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内部质量较高的企业能够取得较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唐松等(2017)[14]认为企业可抵押资产和高管社会网络关系有助于提升商业信用的获取能力。在市场地位方面,张新民(2012)[18]研究发现市场地位高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在外部环境方面,刘凤委等(2009)[13]发现地区的信任环境会影响商业信用,在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更倾向于使用商业信用;王永进等(2013)[15]研究表明地理集聚对商业信用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