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锻造新型军事人才
 
更新日期:2019-02-21   来源:高教学刊   浏览次数:37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1]。军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部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1]。军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部队技术装备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急需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但从目前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看,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数量人才适应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不足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只有找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好军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使人才培养步入快车道,提高军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一、“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对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意义
健全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联合育人、协同施训观念的重要体现[2]。由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组成的“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可为军事人才的整个职业生涯提供学习环境,使军事人才一直处于理论学习与部队实践的不断交错中,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快速提升军事人才的核心能力。
(一)突破传统培养体系瓶颈,解决军事人才培养的深层矛盾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是在遵守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本着“院校教育为主,部队训练实践为辅,军事职业教育为补”的原则提出的一种新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有着理论积淀深厚、人才聚集、紧贴科技发展、知识更新快的优势;部队的优势在于军事实践性强,武器装备齐全,通过实战训练,可以有效提升作战能力。军事职业教育是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有效拓展和补充,可以使军事人才在部队训练期间,通过相应的岗位训练平台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军事人才的职业素质。目标保障人员的培养,一直受传统培养体系的制约,导致人员知识更新速度和能力形成速度都很慢,而“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中的军事职业教育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通过把在军事职业教育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反馈给院校,可以有效促进院校教育的改革,使院校教育更有针对性,教育内容更贴近部队工作实际,进而促进部队训练实践,提高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该培养体系反馈及时、连续性好,从结构上突破了传统人才培养中的瓶颈问题。目标保障工作直接服务于决策指挥和中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知识更新速度快,业务能力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作战行动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目标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覆盖范围广,利于提升全体军事人员能力素质
与传统的培养体系相比,“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中的军事职业教育拥有覆盖全军的大平台,这就使得“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的教育受众面更广,形成以干部队伍为重点,以士兵队伍为主体,兼顾文职人员的受众培养体系。“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是一种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全员、全岗、全时覆盖,解决了人才培养中全员提高和全面提高的问题。“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可以整合院校、部队的各类优质资源,具有天然的自适应能力和自主完善能力,可以有效、快速提升全体军事人员的能力素质。目标保障工作涉及单位众多,人员组成复杂,专业门类多,“三位一体”可以很好的满足目标保障岗位各类人员的学习需求,整体提升目标保障人员的能力素质。
(三)教育针对性更强,大幅提高军事人才核心能力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中的军事职业教育,是以提升军事人才岗位任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军事职业教育有别于院校教育,它是由部队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教育性质体现为职业性。军事人员结合自身岗位需求与能力素质现状的差距,有针对的选择要学习的内容,使教育活动精准服务岗位需求,实现岗位能力的快速提升。目标保障工作涉及专业门类众多,是一项要求“博且专”的工作,是需要不断进行理论积累和大量实践创新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日益更新,目标保障人员的知识需要持续更新,岗位能力需要快速提升,这就使得目标保障人员培养周期变长、培养难度增大,“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很好的适应目标人才培养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培训人员的内需,使培养更具针对性,能够快速、大幅提升目标人员的岗位核心能力。
二、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军人才培养还主要依托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两大部分,人才培养连续性、专业性、持续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锻造新型军事人才

下一篇: 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锻造新型军事人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