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重返月琴岛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小说界   浏览次数:35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重返月琴岛约翰狄克逊卡尔对横沟正史的影响作者:金学敏周以量工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约翰狄克逊卡尔和横沟正史都是

 

重返月琴岛

——约翰·狄克逊·卡尔对横沟正史的影响——

作者:金学敏 周以量

工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摘要 ]

  约翰••••狄克逊•卡尔和横沟正史都是上个世纪侦探推理小说界的泰斗,二人虽素未谋面,但其作品却有所传承。横沟吸收了卡尔作品的精华,从推理模式的构思,到小说情节的设置,无处不体现着卡尔名作的影子。本文从横沟对卡尔作品的研究,二人代表作品的比较和他们所倡导的侦探推理写作思想——“均等思想”,来阐述卡尔对横沟作品的影响,找出横沟对卡尔作品的学习、借鉴之处,同时也重新回味一下两位“变革派”大师的风采。

[ 关键词 ]

      横沟正史   约翰·狄克逊·卡尔   影响研究

[ Abstract ]

John·Dickson·Carr and Yokomizo Seishi are both the leading authority of detective novel circle. Although the two person did never encounter each other, Yokomizo's works developed Carr's, Yokomizo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Carr's works, including both the structure and plot, and reflected the mind of Carr's. This essay focus on the compare of the two person's works and their "equal mind" ---the proposed that mind in their works; in order to explain Carr's influence on Yokomizo's works, finding out Yokomizo’s things which study from Carr’s works, and tasting of the two “changing faction” great master’ presence.

[ Key words ]

Yokomizo Seishi   John·Dickson·Carr   influence study


重返月琴岛

——约翰·狄克逊·卡尔对横沟正史的影响——

[ 摘要 ]

  约翰••••狄克逊•卡尔和横沟正史都是上个世纪侦探推理小说界的泰斗,二人虽素未谋面,但其作品却有所传承。横沟正史吸收了卡尔作品的精华,从推理模式的构思,到小说情节的设置,无处不体现着卡尔名作的影子。本文从横沟正史对卡尔作品的研究,二人代表作品的比较和他们所倡导的侦探推理写作思想——“均等思想”,来阐述卡尔对横沟正史作品的影响,找出横沟正史对卡尔作品的学习、借鉴之处,同时也重新回味一下两位“变革派”大师的风采。

[ 关键词 ]

      横沟正史   约翰·狄克逊·卡尔   影响研究

横沟正史是一个忠实的黑岩泪香迷,在其作品中时时都闪现出泪香译作模式的人物形象,这一点已被学界所公认。因此,才有日本学者称其为昭和时代的泪香。不过,除了黑岩泪香的译作外,横沟还吸收了众多推理小说家作品的精华,从推理模式的构思,到小说情节的设置,无处不体现着那些名作影子。在这里,就权举横沟的隐性老师中的一位——约翰••••狄克逊•卡尔,试着证明一下他对横沟的影响。

一、横沟正史对卡尔作品的研究

首先我们要确实证明横沟的确读过卡尔的作品。《横溝正史に捧ぐ新世紀からの手紙》这一本介绍横沟正史的日文书籍上写到他在二战期间,受到翻译家井上英三的影响,开始大量阅读卡尔的原文著作;二战后,更是对卡尔的写作喜爱异常,致力于创作长篇小说。这一点,在横沟自己的作品里,也有明确的交代。在《本阵杀人事件》中,作者在交代犯案者侦探小说迷三郎的藏书时,曾有这样的描写:“另外还有未译成日文的原著,像艾勒里•奎恩、迪克森•卡、库洛佛兹和克里斯蒂等人的作品,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侦探小说图书馆了。”① 而横沟并不仅仅满足于叙述出他所喜爱的作家的名字,在其同一部作品中,他还详细描述、分析了两位作家所设置的“密室杀人”手法,其中一位就是卡尔。在这一段描写中,横沟不仅介绍了这位以密室见长的作家卡尔,还分析了卡尔的两部作品《帽子搜集狂的秘密》和《普雷格竞技场命案》的密室设计方法,其中,卡尔于1933年创作的《帽子搜集狂的秘密》并不是什么代表作品,横沟连这样一部不知名的作品都有如此的分析,可见,横沟对卡尔作品的熟悉和研究程度。##end##

二、横沟正史与卡尔作品的比较

作为密室犯罪之王,卡尔的密室推理小说影响了一批批的推理小说家,无论是密室的犯案手法,还是案件发生的铺垫细节,都成了后人所竞相模仿、传承的完美案型。基于横沟对卡尔极度推崇,在他的经典小说《本阵杀人事件》中,更是处处体现着卡尔的名著《三口棺材》的影子。

横沟首先沿袭的就是密室杀人,这一桩不可能犯罪,而且“凶手” 两次犯案。随着小说中侦探的一步步探究,最终却发现了所谓密室谋杀,其实是其中一名死者自编、自导、自演的戏码,借以掩饰他行凶杀人的真相。自然,所谓密室,也只是观者视觉上的不可能,其实不过案犯精心设计出来的盲点。把自杀弄成谋杀,再将这种谋杀设计成不可能犯案,小说的悬疑也由此而出。而我觉得最有趣的设置是两部小说在故事开场都安排出现了一位神秘人物,这位神秘人物又贯穿案件始终,既搅扰了办案的神探,也干扰了读者的推理思绪。而这位一度被认定为是凶手的人物,却在真相大白时被发现,原来在中心凶案发生之前,他就已经死了。

而后,横沟又将卡尔的小说情节翻版,发挥了个淋漓尽致。紧锁的门窗、神秘人物、不可能却又发生的逃逸,甚至连雪夜行凶都被照搬了来,当然,还有一名不可或缺的神探,而且要是位注重现场考察的学者型侦探,在一幕幕细节铺垫后,密室经典上演了。

众所周知,横沟是日本侦探小说“变革派”的领军人物,他以阴森诡秘的气氛一改传统侦探小说的风格。在他的小说中更注重恐怖气氛的描绘,用揭示人物的心理变态来突破传统手法,有的作品中还出现神鬼妖魔,横沟的这一创作方法显然符合卡尔的哥特式写法。悬疑与诡异是卡尔小说的特征,在横沟的作品里也不难发现。不管是《本阵》中的魔法、血手印、琴声的诅咒,还是《古井奇谈》中的狐女、葛叶屏风、毁容的无瞳孔“幽灵”,作者都誓将鬼魅进行到底。在《三口棺材》和《本阵》中,案件的策划者兼死者,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有钱有势,一样的心理变态,在犯案过程中有一名协助者,留下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却又匪夷所思的遗言。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小说的美学价值。还拿《三口棺材》和《本阵》来比较,本着两位作者所处的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应该会使这两部不同时期,不同语种的作品毫无美学价值关系。但基于人类共同的情感,心理,以及横沟对卡尔的刻意模仿和追随,使得这两部本应有巨大审美差异的作品,具有了共同的美学价值。

首先,卡尔虽是美国人,小说的故事背景是英国,但小说中的神秘元素——吸血鬼却来自中东。可以说小说在情节的设计上多少也吸收了一些东方文化元素。《本阵》呢,虽是纯日本情节模式,但又在小说中交代了犯案协助者三郎是一个推理小说迷,他所读的推理小说又都出自西方人之手,自然,参与凶案设计的他,将大量西方小说中的情节搬到了本阵的案件中。使得原本就悬疑的小说更多了一份异域的美感。

两位作者对于可以增加悬疑的细节设置自然是不惜笔墨。神秘人物对三指男人,三口棺材的油画对断弦的鸳鸯琴,葛里莫教授的遗言对“毕生仇敌”的恐吓信,无论是犯案手法的描述,还是扰敌情节的设置,都为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多了分朦胧美。

在小说细节的设置上,卡尔还有另一个独到之处——支线线索的运用。比如《歪曲的枢纽》这部小说,故事中提及巫术及机械人偶,最初读者会以为这些只是作者虚张声势,为求增加书中幽暗怪异气氛才做出来的,与命案主线无关,读者之所以这样想,因很多推理小说作家(包括卡尔某些作品),故意推出装神弄鬼的假象,目的只是扰乱读者注意力,令读者分神,从而达到"估不到凶手"的目的,但这次有关巫术及机械人偶的支线发展,却与凶案关系密切,前者固然之与故事主轴有联系,后者虽无真接涉及命案,但却带出一个破案关键---谁人能够识破机械人偶操作之谜,谁人便有能力指出谁是真凶。这一点,横沟自然也有所注意,为了不落窠臼,在他的《黑猫酒店杀人事件》也运用了支线线索。正如酒店之名,黑猫在案件中起到了贯穿始终的作用。挖出黑猫尸体是小说的开始,而后黑猫也起到了混淆时间和扰乱视听的作用,自然,大侦探金田一也是破解了案犯用黑猫做的障眼法才最终侦破此案的。

既然称之为推理小说,小说情节悬疑自然毋庸置疑,不过特殊的是,这两位推理小说大师却还有着高超的文笔,使得小说唯美而又迷人。像《本阵》结尾处的描写,“我的眼光转向铃子埋葬宠猫阿玉的宅邸角落,发现那一带长满了一种红黑色的名叫彼岸花的野生植物,就好像染着可怜的铃子的血那般,正颤抖地在风中绽放着”,② 这种凄凉的唯美,又有谁能不被打动呢?

三、横沟正史与卡尔所倡导的“均等线索”思想

提到了线索,就不能不说说“均等线索”思想。何谓“均等线索”呢?就是作者在案件发生后,就将破案的所有线索都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随着侦探一同思考,共同来解决谜题。将这种思想在侦探小说中运用的作家,是比较有魄力的。因为线索都交待出来了,如果犯案手法设置得不够精细的话,一些读者就有可能先于侦探破解了谜题,侦探小说没有了悬念,就是最大的失败了。“密室之王”卡尔正是一生致力于运用“均等线索”思想,而横沟也是极力推崇这种思想。说横沟是受卡尔影响才接受“均等线索”思想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在横沟早期的所有作品中,如《鬼火》、《仓库》、《蜡人》,都是破案线索随着侦探的调查一点一点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二战后,他的作品则大都开篇将线索交待了出来。能大胆挑战自我,运用“均等线索”思想,增加了创作的难度,也看出两位作家的水平,像现在十分火爆的《达芬奇密码》也敢不挑战这种难度。

四、结语

为了表达对卡尔的敬意,横沟干脆就将自己的73年出版的一部作品用卡尔的开山之作《夜行》来命名,从这部小说的情节上来看,“夜行”二字似乎并不能表达作品的故事性,大概横沟只是为了向这位“不可能大师”致敬吧。说来也巧,卡尔的最后一部作品出版于1972年,而横沟在此后一年出版的作品即用了卡尔的首部侦探小说名,是否还暗喻了他将接下卡尔创作的接力棒,继续他的辉煌呢?

由上种种可见,横沟对于卡尔的思维、情节设计,甚至文风的继承和顶礼膜拜。卡尔对于各国推理小说家的影响之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能将卡尔的经典再版成经典的,恐怕也只有横沟一人了。横沟之于卡尔,也好似本文的题目一样——“重返月琴岛”③,带领我们重新领略一番卡尔在迷雾中的深邃。

注释:

①       引自《本阵杀人事件》(横沟正史 著 刘红 译 珠海出版社)P76

②       引自《本阵杀人事件》(横沟正史 著 刘红 译 珠海出版社)P132

③       “重返月琴岛”是横沟正史小说《女王蜂》一个章节的名字,月琴岛是迷雾重重的案件策源地。

参考文献:

《三口棺材》 (美)约翰·狄克逊·卡尔 著 翁裕庭 译  译林出版社  2004.5

《歪曲的枢纽》 (美)约翰·狄克森·卡尔 著 王瑞徽 译  脸谱出版  2004

《达·芬奇密码》 (美)丹·布朗 著 朱振武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本阵杀人事件》 (日)横沟正史 著 刘红 译  珠海出版社  2000.11

《女王蜂》 (日)横沟正史 著 第五贤德 译  珠海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2002年重印

《横溝正史に捧ぐ新世紀からの手紙》  角川書店編  2002.5

 

上一篇: 重返月琴岛

下一篇: 重返月琴岛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