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创业基础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19-03-03   来源:创新与创业管理   浏览次数:74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凯里学院的创业教育虽然经历了从0到1过程,但是要想使创业教育从弱到强,这需要一定程度的机会获取、资源整合和团队合作。针对近年来《创业基础》课程

 
 凯里学院的创业教育虽然经历了从“0”到“1”过程,但是要想使创业教育从弱到强,这需要一定程度的机会获取、资源整合和团队合作。针对近年来《创业基础》课程的不断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本课程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认识不清,工作开展迟缓
长期以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一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二是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学生学后就去创业,甚至还用创业成功率来衡量创业教育绩效的重要指标;三是教师和学生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它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随着创业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创业文化的普及,培养学生具备企业家精神、个人创业品质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才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不但要培养新企业的开办者,也要培养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上的创新者,无论在何种环境下善于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开创事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革除许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弊端,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迈上一个台阶。
(二)课堂形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
从2014年开设创业基础课程以来,长期以来是以大班制教学,加之教室的限制,无法根据创业课堂的要求随时移动座椅,造成许多的课堂活动无法开展,于是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内容基本都是从创业团队组建、创业机会识别、市场评估和产品营销、撰写创业计划书、企业开办等环节,学生对创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得太过理论化、理想化,学生缺乏必要动手实践,真正到了实际创业时,才发现课堂上的那些创业概念和案例起不到多大作用,学不到自己想学的。这说明,以创业基础授课教师以讲授为主的课堂形式,只是单向的传达理论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但对学生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风险意识、领导能力、应变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水平高而动手能力低和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
(三)开课对象不明确,课堂效果无法保证
因为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14年9月才开设创业基础课程,不仅如此,一直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不被学生所重视。学生选课时目的也不明确,凑学分的、结伴上课的、课程高大上的,选课晚了没得选的,各种选课情况都有,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在课程开设中,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学生不分专业、年级和层次,通常是80和150多人在一个大阶梯教室里接受创业教育的情况。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教学方法不明确、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教师组织课堂难度大等困难,这直接导致预先设置好的创业基础的教学目标、课程环节难以在课堂实现,学生也很难真实体验创业活动的环节,体会创业给人带来的快乐。真正有创业理想的学生要想在这样环境中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素质,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也违背了他们最初选课的初衷。
(四)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创业基础课程虽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因为创业老师的缺乏,创业基础课程没能开设起来,一直是一种摆设。尽管近年以公选课的方式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依然还存在师资力量不完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授课教师主要来自学校经济管理学院的管理学、经济等学科,他们对机会识别、市场运作、团队组建等方面知识有自己的专业优势,但在创新方面,尤其是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短板,这就需要其他专业的教师加入到创业基础师资团队里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还有就是为了能够讲授创业基础课程,一些老师只进行了短期培训、掌握了课程基本理念和授课方法,加之有些教师创业实践经验缺乏,不熟悉企业运作管理,这就很难较好地指导学生创业,授课过程中也难以按要求把课上好,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之教师讲课因为是大班制授课,许多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无法开展,导致授课内容空洞、无趣。殊不知,创业教育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不仅仅是理论的传授,开阔学生视野,更加注重创业经验的分享和激发创业的欲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创业基础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创业基础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