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没有味道的“味道”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剧本   浏览次数:24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没有味道的味道温亚军短篇小说简论温亚军的小说表面极度平静,情感把握极有分寸。我一直感到,温亚军的小说有一种没有味道的

 

没有味道的“味道”

——温亚军短篇小说简论

温亚军的小说表面极度平静,情感把握极有分寸。我一直感到,温亚军的小说有一种“没有味道的‘味道’”,也就是说你初看他的小说,总感觉到寡淡无味,然而当你读完了他的小说后,会突然发现,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已经把你钩住了,让你难忘。出于我们对传统小说模式的理解,温亚军对的表达常常让我捏一把汗,你在看他的小说的时候,就好像坐在他骑着的一辆自行车上,他载着你极为缓慢地行驶在通向海滨的水泥大道上,两边的树木花草和清凉的海风常常让你感到舒心,不时有一点点的微小的感悟让你动心,但你又分明不能形容这种感觉是什么。这条通往海滨的大道是那样的宽那样的直,你每次抬头都似乎能够看到那尽头的景象,但你又真的不知道尽头是些什么。你期待着他加速,可作者不会满足你,他似乎用他的行为告诉你加速会错过真正的生活,生活不是你要怎样就怎样,更不是按照个人的意愿添加上去的。这样的终点不是他的目的,也不会是读者的目的。于是骑手一点也不跟你急。终于你们都看到了海,你却又发现,海竟是那样平淡无奇。你不相信,真正的大海怎么与你想象中的会相差那么远呢?浪漫的沙滩不是一对恋人在恋爱,咆哮的海浪不是一对恋人在分手。你一直习惯事物是这样的,温亚军不是这样的,你感到了压抑和怀疑。你是习惯了卡夫卡式一个夜晚将人变成甲虫的阅读经验的,你是习惯了“豁然开朗”欧享利式的阅读经验的,可温亚军却无视你“经典”的感受,把平淡进步到底了。然而令人不能不承认的是,我们读了他“平淡”的小说之后,又分明不能说等于没读,它甚至给了我们挥之不去的东西,令我们思考着琢磨着。这样的小说,不可否认的是读者只有具备足够耐心,才能从这种平淡中读出它的深意。正是因为这样,有的读者放弃了温亚军,有的读者选择了温亚军。
事实证明,评论界和读者对温亚军的认识就是存在这样一个矛盾,温亚军并不是那种一炮走红的作家,先前评论界对温亚军的关注似乎不多,这点查看他的资料也有据可循。评论界为什么对温亚军这样一个手勤的作家一段时间内处于“失语”状态?这种信息往往是极端的,要么是遇上重要的东西一下认清不了它的价值,要么是这作家是没前途的。温亚军不用说是前一种,今天看来他让评论家“冷漠”,或许也正是与他作品的“平淡”有关,但也正是他的“平淡”价值所被人们开始认知的。温亚军最终还是突围了,他愈来愈为评论界权威专家和广大读者所关注,中国作家协会将文坛最瞩目的大奖项——鲁迅文学奖小说奖授给了他,就是有力的印证。我们今天解读温亚军与他的创作时,可以说也恰恰就是源于作家温亚军创作与作品中这样一种叙事哲学及艺术特色,我们先不估量它的价,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张扬的信息无可置疑。我在想,批评家谢有顺认为的“写作不是用智慧来证明一些生活的经验和遭遇,而是用作家内心的勇气去证明存在的不幸、残缺和死亡的意义,以及人里面还可能有的良知和希望”,所指的是不是就是温亚军这样的作家呢?(《通往小说的途中》,见谢有顺著《先锋就是自由》)
我脑中忽然闪出了温亚军的一个短篇《划过秋天的声音》里的“中士”,“中士”是一个寂寞的形象,他没见过火车,可是火车离他并不远,但因为他是一个军人,他就不能因为想看火车就随意放下作为一个军人所肩负的责任。他想见到火车的朴素又难以实现的愿望,令人感动,同时也令人感到作为军人这个特殊群体的不容易,火车不远,但又那么的远。如果说作品中能够透露出一些作家的生存气息,我感到温亚军就是这个“中士”,作为一个作家,他一定希望受到关注,但作为一个军人,温亚军有他自己的使命感,他不可能因为想受到关注就放弃自己的使命而去写那些哗众取宠的小说。温亚军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写着,耕耘着,他的作品所显示的是他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脚步。##end##
我们终于可以把捏在手里的那把汗用力地甩出去了。看看《划过秋天的声音》,在中队组织的倒攻配套对打中,主人公中士因为分神于火车的鸣叫声而被一脚踢成了瘸子,与他对打的班长因此受了处分,被免去班长职务,下放炊事班烧火,年底复员。我们不知道在这个事件中到底谁对谁错,这就是存在的不幸,因为最终的后果还得由人自己来承担。我从《风中的叙述》中读出,当情感遭遇现实的时候,人会陷入可悲的境地。我觉得这个短篇小说的前面部分是纯粹“情感”的描写,文字却占了超过全部篇幅三分之二,有主体性意味,但却如小说中的文化干事李双翊所言“故事太单薄了”,不禁让人担心它是否会有冗长的嫌疑,不知道作者会怎样补救,且看他如何有回天之力了。而下部,我认为作者所写的可以认为是现实存在的生活真实,一点点的文字就写透了。正是这种现实存在的生活真实的一点点,轻易就击碎了上部用那样巨大的篇幅来描述的纯粹的、强大的“情感”体验(也许是“渴求”?)的梦幻,才会导致存在的不幸,因为最终仍然“无法摆脱”“空寂的孤独和冷清”的还是人。对于《火墙》这个短篇,我觉得它最精彩最出色的是最后一部分,即两个残缺的男人与一个女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家里时的那部分,那种感觉真的让人如万箭穿心般揪心。作者抓住了这个最让男人感到耻辱以致极少人有勇气或有能力形于笔端的生活细节,存在的不幸又一次到达针尖,此外的已经不需要再让作者“掺和”了。
作为小说家温亚军的小说所含的胆量太大了,也正是这个“胆量”,使他的创作气质与作品拥有了与别的作家不一样的新意。他的“胆量”,跟作家胡学文笔下那个碰到罗锅背准备拿起锯子将它锯掉,企图让病人根木板一样直的医生不同。这个医生的“胆量”是张扬的,而温亚军的“胆量”却内睑的,它埋在作品里面,让你看都难以看到,又恰恰令你震撼不已,这一招令你不得不叹服作家温亚军的厉害。他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没有“个性”的,即使是那种似是而非的“个性”,事实上也只是我们生活中都能够发现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而非文学意义上的“个性”。在当今世上许多作家、评论家都在呼喊“人物个性”、“关心人物”、“典型人物”的时候,温亚军作品却不声不色地告诉我们:好小说并不一定就需要怎样怎样的人物。我在网络上注意到,温亚军曾经赞扬某个作家笔下的某些人物个性鲜明,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这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因为温亚军自己笔下的人物往往没有“个性”,但他却同样将小说里外两面工作做得这样出色。我之特别将温亚军小说人物特色拿到这里谈,就是因为我们的小说家笔下太多“有个性”的人物太多过于典型化了,要么就是故意创新搞出异类样的人物,要是就是同“经典”小说人物有血缘关系,这样的人物在小说中或许能够让人觉得“有个性”有趣,但真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大部分这样“有个性”的人物不过是作家们守着书斋再加上一点生活经验糅合出来的。对于一个能够塑造出典型人物的作家,我会感到佩服他,但我决不会觉得他有多么可敬,他花在人物塑造上的精力多了,反而会让我思考,他这部小说的故事和情节还有何意义?意义在哪?他到底是因为这个人物才构思出这部小说还是出于一种表达的内在激情才完成了这部小说?我并不否认某些认真的作家关注他们的意义,但我更希望读到像温亚军这类关注生活中各种现实人物生存状态的作家所创作的小说,写人写动物写植物他笔锋都有力地抵达了核心。
我认为研究温亚军笔下的事件和人物的生存状态及生存遭遇,远比研究他小说中的人物更有意义和价值。比如《驮水的日子》中的主人公“上等兵”,我想只要会看小说的人,谁也不至于认为作家塑造上等兵这个形象纯粹只是为了让我们去学习他身上的一点什么吧?我觉得他更重要的是宣扬人性中的善,而且这种善是“人之初,性本善”之善,上等兵与“犟驴”最后的依依之情,不正让人感动吗?再如《成人礼》中,表面看来“男人”和“女人”是主角,但在我看来,他们是模糊的,他们各自代表着自己性别中的一种类型的人,他们过着平凡、琐碎的生活——生活,才是主角——他们的人性深处都有一种爱和善。成人礼后,“男人”一个晚上都警醒地守卫着某种不成文的规定,不让“女人”跑到“已成人”的儿子的小床上去睡,但第二天“女人”醒来却“看到男人半个身子悬在小床边上,盖着一半被子,侧身搂着儿子睡。”
因此我认为,爱和善是温亚军这几个短篇小说的两个重要的主题,也是这几个小说中融会的两种至关重要的生命元素。而且,也正是爱和善这两大元素的存在才决定了温亚军的创作只能“平淡”,因为爱和善本来就不是两个张扬的元素,它们需要人类在心灵中感悟和传承。因此温亚军的小说虽没有值得张扬的具体形象,但整体上却有震撼人心灵的冲击力。
我认为一个有使命感、能体察生命、对人有真正关怀、对生命有着无比敬畏的作家,笔下的作品所塑造出的形象决不会是一个人物,而将是一个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元素;作品所告诉我们的也必定是一个时代的神话,而非一个人物的神话。
温亚军的小说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生活,有一种没有味道的味道,天天活着觉得很平淡,但事实却并非那样平淡。于是,我选择了温亚军。

 

上一篇: 没有味道的“味道”

下一篇: 没有味道的“味道”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