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大学生网络伦理缺失的原因
 
更新日期:2019-03-06   来源:道德与文明   浏览次数:40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网络空间自身特点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一定程度上而言是熟人社会的道德,人们的行为受制于他律的强大力量,道德意识比较强烈,行为比较谨慎,道德在

 
 (一)网络空间自身特点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一定程度上而言是“熟人社会”的道德,人们的行为受制于他律的强大力量,道德意识比较强烈,行为比较谨慎,道德在此运行空间已经积淀了数千年的经验。而网络空间是与其不同的空间,并非是现实社会道德的简单延续即可调节,这是由网络空间的某些自身特点决定的。
首先,开放性。因特网采用离散结构,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局域网造成,既没有中心也没有国界,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各种不同的政治形态、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等都会出现在网上,它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并不断发生冲突和融合,即便在同一个国家,主流和非主流的价值观念也会同时出现在网络上,这对自控能力较弱而又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网络信息在不断膨胀,质量却良莠不齐,学生不能有效的吸收和甄别,既导致了信息量的“超载”又导致了信息接收的“匮乏”。
其次,隐匿性。网络上的图像、数字和声音都是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后,以数字化的方式在屏幕上传播并终端显现的,人也是以符号作为身份在活动的数码化存在,很难对其进行确认。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中引用了一幅漫画: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身边的另一只狗说“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
这种隐匿性可以使得彼此在网络空间平等相处,畅所欲言,这个真正“自由”和彻底“民主”的空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带来很多的伦理问题,网络监管部门很难对大学生网上阅读的现实中禁止的黄色信息、反动信息加以确认,人们知道不能肆意辱骂和编造谎言,要对言行负责,而在网络上道德失范行为很多,正是由于人们很难找到道德制裁,特别是在以道德代价换得利益时,没有道德他律的制裁存在,驱动了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增加。
(二)大学生自身特点
首先,对于“自由”认知存在偏差
追求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那么什么样的活动能够体现出自由的价值意蕴?部分大学生误以为自由为自生而有的绝对权力,特别是在互联网上。诚然,“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1】,我国将自由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首要价值目标。
一是自由是相对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总是以权利为载体的,在法律、社会承认和保障的基础之上,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履行责任和义务是获得自由的前提,遵守纪律是自由的保障”【2】,大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的言论应以尽公民履行义务为前提。
二是应为脱离对物的依赖,从物中解脱出来,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为网络所左右,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自由。
三是未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自由需要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人从自然或者资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得每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上是富足的,按照客观规律自由抉择。即大学生应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己任,为生产力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一味地选择无所顾忌的自由。
第二,社会责任感缺失。
部分大学生渴望他人承认自身的“特征”标签,通过衣着、表达方式以及行为上追求与众不同和优越感,便开始通过网络贷款满足其提前消费需求,在网络上发布谣言获取存在感,参与网络游戏使其成为虚拟世界的佼佼者,随意复制粘贴他人学术成果满足自身的学业成绩要求,以上网络伦理失范行为或已触犯法律,是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一味追求个性所致,但终期原因是社会责任感缺失。
第三,对科技非理性崇拜。
部分大学生持唯有科技才能兴国论,唯科技主义论,贬低人文素养的提高,忽略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此种思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五四”时期,胡适揭示了科学受尊重的情况:“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便是科学。”[3]在《我们对西洋文明的态度》中写道“我们也许不轻易信仰上帝的万能了,我们却信仰科学的方法是万能的” [3],人们对科技已经达到了极端崇拜的状态。科技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辉煌,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解放和拓展了人类的脑力和体力,增强了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也使中国人明白科学技术不发达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以至现在评价某个地区或者国家亦以此为标准。极端信赖科学技术的结果即为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忽略,对于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忽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大学生网络伦理缺失的原因

下一篇: 大学生网络伦理缺失的原因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