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社会实践中构建德育网络的建议
 
更新日期:2019-03-11   来源:现代特殊教育   浏览次数:23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技能和品德在生活化教学中提升随着一系列随班就读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各地特殊学校招收都是中重度智障儿童,前几年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回归社会的孩子,

 
 1.技能和品德在生活化教学中提升
随着一系列随班就读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各地特殊学校招收都是中重度智障儿童,前几年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回归社会的孩子,通过追踪调查他们的生活状况,调查反映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仍然很差,难以适应环境、难以适应生活,尤其是现在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的需要,由于他们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因此难以自食其力,那么就不能很好地生活,很多还是待在家里,给家长带来后顾之忧,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给特殊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近年培智类学校不得不调整了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校本课程,一改以往的“课堂教学——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的“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是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及区域实际而定教材内容。
“处处是课堂,生生是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实施“家文化·行教育”特色教育,在这全校共同的愿景下绽放出由“环境真美”“教师真能”“孩子真行”和“课程能行”组成的特色之花。一是做“真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师德是灵魂,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是核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创新是本质特征。二是让学生成为“真行”孩子,在课堂、“行美”德育活动和生活上展现出自立自强、乐学自助的信心。三是创设“能行课程”,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落实“生活美”手工制作特色课程和“自助乐”主题教学课程,让每个孩子现在就学会生存。“生活美”特色课程,通过特色进课堂,社团活动形式,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自助乐”主题教学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给每一学生制定IEP(个别化教学计划),通过每月一主题(3月份:走进春天寻美丽; 4月份:走进生活我真行;5月份:走进“六一”享快乐;6月份:走进家乡觅特色;9月份:走进社会育文明;10月份:走进金秋感魅力;11月份:走进社区学自理;12月份:走进新年品年味),每个主题又通过整体活动—分化活动—统整活动层层深化,在“八个走进”活动中训练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把课堂走向社区、超市、市场、公交等等,通过重点生活技能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品质得到加强,使大批学生各方面能力有了极大进步,很多学生都能自食其力充分得到家长与社会的认可。就这样把校本课程及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把以往局限于课室的课堂教学转移到有德育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社区实践实际操作教学,在实践中获取更多更实际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使学校从教学活动实施到教学效果的取得都焕然一新。
2.知识和情操在社会实践中改变
社会实践是残疾儿童练习应用、学习迁移知识的地方,也是他们接触和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包含丰富的德育资源,要好好利用。学校精心设计和策划的主题亲子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参与活动的乐趣,加深家校情、师生情、亲子情,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自立能力与动手能力。今年学校的教学主题是“感受大自然”,于是组织“和谐家校,幸福花开”大埔围花海社会实践亲子活动,景区内以“辛勤的园丁”为农耕园的文化主题,园区设有百花园、百草园、香草园、农耕园、几米菜园、观光温棚和科普长廊,以自然农耕、酵素种植等体验活动和科普相结合,智障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和引导下学习了花卉种植,分辨了几十种植物,感受到农夫的艰辛,以增长了农业知识,积累经验,达到怡情益智,教学和德育教育效果双丰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会实践中构建德育网络的建议

下一篇: 社会实践中构建德育网络的建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