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研究
 
更新日期:2019-03-12   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浏览次数:34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引起仔猪大肠杆菌病的ETEC的主要毒力因子有粘附素(adhensin)、肠毒素(enterotoxin)、内毒素(endotoxin)及溶血素(haemolysin)等。2.1粘附素粘附素是革

 
引起仔猪大肠杆菌病的ETEC的主要毒力因子有粘附素(adhensin)、肠毒素(enterotoxin)、内毒素(endotoxin)及溶血素(haemolysin)等。
1、粘附素
粘附素是革兰氏阴性菌表达于细菌表面的比鞭毛更细的呈丝状的蛋白质结构,长约0.5~1 μm,通常由多个亚单位结构和多种不同的微小的辅助蛋白构成,因在体内外试验中能介导细菌吸附于某些细胞上而得名[9],又被称为纤毛(Pili)或须毛(Fimbriae),后又被称为定居因子(eolonizingFaetor) 、粘附因子(AdhesionFaetor)等[10]。因其在形态与菌毛相似被称为菌毛抗原,除引起仔猪黄白痢的ETEC外,其它很多大肠杆菌也能产生这种粘附素。目前已经从猪源大肠杆菌中发现了K88、K99、F41、F42、F107、987P等6种粘附因子,绝大多数已作深入研究。K88是由Rskov等发现并命名,K88分子量约为25 kD ,越含有15种氨基酸,等电点在pH5 左右[11],表达受质粒控制,质粒通常还编码利用棉子糖作为碳源的基因序列(棉子糖发酵基因Raf),该基因的存在有利于猪肠道内丰富的棉子糖与菌毛争夺上皮细胞受体[12]。目前,编码K88的基因序列已被学者测定克隆。K99由Sojka发现,并标记为“KCO”抗原。1975年大肠杆菌研究参考中心将其标记为K99抗原[13]。其分子量约17 kD,等电点为pH8.5左右。K99抗原由质粒编码,K99基因也己被测序和克隆,该种菌毛能凝集动物红细胞[14]。987P型菌毛由Nagy等发现并命名,其分子量为20 kD,等电点为pH 3.7左右,菌毛不能凝集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体外实验室不易保存,在传代时容易丢失,编码该抗原的基因位于染色体或位于质粒或同时位于两者之上[15]。Sam最先发现大肠杆菌F41抗原,其分子量约28Kda,编码F41的基因位于细菌基因组染色体上[1]。F42最先由Yano发现,该种抗原能对多种动物的红细胞都表现MRMH活性[16]。
有学者认为,粘附素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动物的首要因素,它使致病菌粘附于肠道上皮细胞上,避免因动物消化道不断向肛门方向的蠕动而被排出,为细菌在肠道能够大量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致病创造条件[17]。
2、肠毒素
目前研究发现,ETEC能产生两种肠毒素,一种是热稳定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ST),另一种是热敏肠毒素(Heat Lable enterotoxin,LT),二者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LT对热十分敏感,在60 ℃加热30 min条件下即可被灭活[18],根据抗原性可分类为LT-I(根据不同来源分为人源LTH-I和猪源LTP-I)和LT-II,又可根据血清学上相关性分为的LT-IIa和LT-IIb[1],LT与霍乱弧菌毒素(choleratoxin,CT)在结构和功能上比较相似。不同种的LT分子量都约为85 kD,含有1个分子量为25 kD的A亚单位和5个分子量11 kD的B亚单位,它们以非共价键形式形成四级结构而构成全毒素[19],编码LTH-I和LTP-I的基因位于细菌质粒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编码LT-II的基因则位于细菌染色体上[20],这些基因已被测序和克隆。研究发现完整的LT分子或B亚单位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21]。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研究

下一篇: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