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参花滴丸原处方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名老中医临床使用10余年,疗效确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六味参花汤(竹节参、落新妇、七叶一枝花、拐子药、三百棒、虎刺),本课题组前期已申报发明专利[5],并制备了吸湿性低、溶化性好的六味参花颗粒[6]。本研究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滴丸外观指标,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制剂工艺进行评价。本实验优选的六味参花滴丸最佳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可为六味参花滴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1.实验材料
1.1主要仪器
BSA2245-CW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DL-1电子万用炉(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GZX-9140MBE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事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TD5A-WS湘仪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公司);WFH-203B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SHIMADZU高效色谱仪(LC-2030C-46岛津制作所),优普超纯水机(贝徕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CZ-8A型药物溶出度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1.2药物与试剂
落新妇(产品批号:20150801,安徽亳州国药堂大药房,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郜红利教授鉴定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Astilbechinensis (Maxim.)的根);三百棒(产品批号:20150801,安徽亳州国药堂大药房,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郜红利教授鉴定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 Lam的根);七叶一枝花(产品批号:RD15-07-02035,恩施仁德药房,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郜红利教授鉴定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的根茎);四川虎刺(产品批号:RD15-07-02035,恩施仁德药房,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郜红利教授鉴定为茜草科植物四川虎刺Damnacanthusofficinarum Huang的根);竹节参(采自于恩施椿木营竹节参种植基地,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郜红利教授鉴定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的干燥根茎);拐子药(采自于恩施市利川市汪营镇星斗坪自然村森铃保护区,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郜红利教授鉴定为毛茛科植物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Oliv的干燥根);聚乙二醇(上海伊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201甲基硅油(产品批号:201609,杭州思力有机硅厂);岩白菜素标准品(111532-20160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竹节参皂苷Ⅳa对照品(111861-20110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毛两面针素(111531-20160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