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多维度式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内容体系
 
更新日期:2019-03-13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浏览次数:1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普及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当前,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门的决策部署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应从国家决

 
1、普及创新创业通识教育
当前,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门的决策部署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应从国家决策部署的高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教师,科研,学校配套扶持提出新的要求和规范。研究生教育应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重释创新创业的范畴,摒弃传统的创新内涵,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培养,加强内涵的建设,实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拓宽创业环境,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教育模式,提供创新创业课群优选,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演练。研究生可以组成科研小组,充分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素养,开展立项研究。根据企业创业实践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与勇气,转变固化观念,有效摆正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引导学生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训练,推进应用型,技能型能才的转化。
2、融合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知识教育
优化研究生培养计划,把创新创业教育继续嵌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与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同频共振,促进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学者运用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认为二者既不是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也不是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而是对称互利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化共生”模式[2]。因此,研究生教育应同样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地位,避免成为边缘化。
创新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行业,创新创业意向,领域,动机,兴趣,能力,需求等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研究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范围和积累程度,在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开展各类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基于分层分类导向,首先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全面扩展知识面。学校在现有通识课群和专业课群的基础上,增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对于有创业计划的创业型学生,单独增设创新创业案例分析课程,将创新创业实际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更直接感受创业历程,积累经验教训,辨析创业要素,提高创业自信。同时侧重实践教学课群的开发,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尝试性创业,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创业过程体验,创业实践案例分析总结,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增强创业的适应性,发挥专业的创造性,实现创新成果。
3、依托校企合作促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创新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具有创造特性和较高综合性的特殊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依托创业实践活动,培养理论应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运作能力等综合性能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多维度式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内容体系

下一篇: 多维度式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内容体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