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提高认识。当今世界联系之密切,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能不关注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文化都有不同的解决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的思想资源,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价值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中庸和谐”等儒家思想中的生态理念,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中总结出来生态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东方文明中自然观、生态观的综合体现。对解决人类正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具有当代价值,对当代生态价值观构建具有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一)儒家对自然以及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
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荀子也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自然界以及自然规律的服从与遵循。中国古代典籍《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代表的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健存在,人在自然之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孔子及历代儒家在自然之“天”上表达的意思就是,虽然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变化莫测,但都有其固有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儒家认为只有做到既“知天”又“畏天”人们才会服从自然规律调节下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而获得自然界的恩惠,要求人们做到顺应自然规律,然后合理利用自然同时又担负起爱护自然的使命。
(二)儒家“天人合一”、“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时代不断完善,形成多层次、多含义的思想的体系。现代学者冯友兰先生则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天有五义: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运命之天,乃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义理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1]。但其基本理念与含义是建立在“人”与“天”之间相互认同、一致、和谐、协调关系之上的“万物一体”“天人相参”。孔子在《论语·阳货》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这里“天”是自然之天,“天”代表了儒家语境里的自然。在儒家思想,认为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界有机组成部分,人归根结底是自然界的产物。孔子在《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章》中借学生曾皙的话表达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生态思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孔子认为自然界的山、水被人性化具备了仁、智的德性表达了对自然内心敬仰和深切热爱,透露出儒家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宋明理学强调“天人本一”、“万物一体为仁”。其中“天人本一”其中“天”代表自然,人是指人类自己,“万物一体为仁”把“仁”与儒家不忍之心的“仁”连接起来使“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充满人道主义的人性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