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认识
 
更新日期:2019-03-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浏览次数:45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新思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工作的奋斗目标。就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概念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

 
 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新思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工作的奋斗目标。就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概念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是这样对它作出说明的,“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⑵就是说,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含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优质生态产品,或称生态财富。用共享发展的语言来说就是,美好生活需要就是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建设成就的共享发展的需要。其中,经济的建设成就是物质财富;政治、社会、文化的建设成就是精神财富,生态的建设成就是优质生态产品或称生态财富。党和政府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质生态环境需要。我认为,在认识和理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或称特征作出进一步的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这是因为,只有在充分认识美好生活需要的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充分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深刻内涵,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和充分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美好生活需要的差异性特征。美好生活需要的差异性特征又可以称谓个体差异性特征。人民的概念指的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的总称。人民既包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工人和农民,也包括从事非物质生产劳动的知识分子、干部、军人等等。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范畴进一步扩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也被列入人民的范围。因为人民的个体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工人和农民同知识分子不只是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完全相同,就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和程度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再如,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完全一样,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也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也就不同。另一方面,所谓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决于自由工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它有哪些习惯和生活需求。”⑶在这里,马克思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人民的生活需要具有个体性差异。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需要具有个体性差异,一个区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见,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解和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更进一步的认识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有差异的,从而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形成除了生活资料量和质的需要的差别以外,还有诸如教育或训练等方面需要上的差别。“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⑷由劳动力使用价值形成的需要所决定,人民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存在着差异性的特征,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不例外。因此,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上,无需强调千篇一律,应该充分注意美好生活需要的个体差异性特征,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认识。
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阶段性特征。在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认识和需求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在解放初期,人民所期望的美好生活无非是丰衣足食。因为相对于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而言,人民有足够的衣服可以保暖,有足够的粮食能够吃饱,这就是向往的美好生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如果能有自行车可以代步,能有缝纫机可以量体裁衣,能有收音机可以娱乐生活,那就是美好的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招商引资和技术引进,我国工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汽车产业、家电产业蓬勃发展,汽车、冰箱、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新三件取代了老三件,人民曾经认为这就是美好生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认识

下一篇: 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认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