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避暑山庄在清朝时期的作用
 
更新日期:2019-03-26   来源:民族研究   浏览次数:27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位于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清皇室建立在塞外的一处行宫。它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后来经过不断地扩充增建,到乾隆后期,已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

 
 位于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清皇室建立在塞外的一处行宫。它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后来经过不断地扩充增建,到乾隆后期,已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风景秀丽的皇家园林。
清皇室修建避暑山庄,与它绥抚蒙古的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康熙帝平定三藩以后,由于对北部边疆事务的重视,同时也是要行围训练军队,保持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彰显清军的威慑力量,几乎每年都驾临塞外。就必须在一些经常途经的地方,修建行宫“以省驼载之劳”。热河承德,因其优良的地理条件,最终发展成为一处重要的皇帝驻跸之地。乾隆帝在追述其先祖康熙皇帝肇建热河行宫的动机时,特别强调指出:“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万世之缔构也”。[4]这就一语道破了,修建热河行宫的目的,是出于巩固清朝统治的需要。
承德避暑山庄建成以后,康熙帝在塞外驻跸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地多了起来。基本每当初夏四、五月份,他就离开京城,直到秋凉以后的九、十月间,才回銮京城,居住热河行宫的时间在一百一二十天到一百七八十天之间,有时年末岁尾乘谒陵之际,也顺道去热河小憩一段时日。康熙帝在热河承德,除围猎外,也处理建军国大事,主要的事项就是就近接见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领,打理北部边疆事务。
清廷非常重视北方各少数民族首领在热河的朝觐活动,属于必行之礼。这是因为蒙古等北方民族,长期处于塞北高寒地带,不习惯中原的闷热酷暑,常因此染上疾病,其中最严重的是“天花”。虽然出痘以后,可具有免疫力,但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死亡率却高的惊人,所以蒙古人一提起它,就仿佛谈虎色变,十分畏惧。为了照顾大多未得过“天花”病的蒙古上层贵族人士,使他们“皆得觐见、宴赏、锡赉,恩益深而情益联”[5],清廷便有意识地将一些活动安排在热河行宫举行。
清廷在避暑山庄的活动,在乾隆时达到高潮,很多蒙古等上层分子,都在此接受朝觐、封赐。比如:乾隆十九年(1754年)五月,乾隆帝会见并封赏厄鲁特蒙古吐尔伯特部首领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等一行蒙古贵族;同年十一月,又接见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九月,土尔扈特汗敦多布达什派使臣吹扎布,由伏尔加河地区来到,乾隆皇帝在行宫赐宴万树园,隆重接待吹扎布一行,以示对土尔扈特部蒙古心向祖国行为的嘉奖;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九月,乾隆帝会见左部哈萨克汗阿布赉遣使扎葛拉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九月,接待东布鲁特部首领玛穆特呼里比朱隆第特使舍尔伯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九月,再次接见左部哈萨克汗阿布赉贡使都勒赫勒苏尔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会见由欧洲伏尔加河地区率部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汗渥巴锡等;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隆重接待六世班禅大师勒丹伊喜。所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避暑山庄在清朝时期的作用

下一篇: 避暑山庄在清朝时期的作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