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合作办学国外优质资源引进模式的自组织特性
 
更新日期:2019-03-29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浏览次数:19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模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多主体,宏观上包括政府、优质资源的输出方和资源引进的接收方。从中外合作办学角度看,国外优

 
 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模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多主体,宏观上包括政府、优质资源的输出方和资源引进的接收方。从中外合作办学角度看,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模式是指国内高校在引进合作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后,如何通过和外方的沟通协作利用、吸收和适度本土化引进的资源,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本土教育和合作办学的过程。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这一模式的演化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

第一,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教育、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模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系统始终与外部的社会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要素的交换,随着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管理经验等的流通和输入,合作办学院校不断顺应社会环境要求进行改造,不断有新的观点与创新性的成果产生,源源不断的为社会输出更多有实力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

第二,优质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分布满足了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是建立在国内某些领域的教育资源稀缺及发展水平有限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国外优质资源的引进弥补原有国内教育的短板,提升高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接触感受不同的文化,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因而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满足非平衡态的条件。

第三,国外资源引进模式中系统要素的非相关性,实现竞争合作的新效应。合作办学的双方一方面通过协作实现了共同培养拥有国际化思维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双方在资源交流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着各自办学水平的提高、办学口碑的提升,注重对优质人才的引进和保留,进而存在资源约束下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合作关系不是简单的传递式的线性相关,而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新效应。

最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模式通过涨落实现自组织的发展。宏观层面,外部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招生政策的调整会影响合作办学的生源,进而促使合作办学培养方案的变化,最终影响教育资源引进的进程。此外,在内部环境中,合作办学院校管理层的变动会显著影响合作办学的进度和方向,进而影响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战略的实施。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合作办学国外优质资源引进模式的自组织特性

下一篇: 合作办学国外优质资源引进模式的自组织特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