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体育第二课堂的概念及意义
 
更新日期:2019-04-01   来源:体育科研   浏览次数:61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第二课堂意义第二课堂是国外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称为开放课堂活动,如英国的科学展览会,法国的青年科学活动组织,美国的学生夏令营等

 
1、第二课堂意义
“第二课堂”是国外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称为“开放课堂活动”,如英国的科学展览会,法国的青年科学活动组织,美国的学生夏令营等,它反映了高校学生身心、知识面、创新精神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高校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外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拓展教学空间,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学校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学习,如社团活动、俱乐部等形式[3]。在组织管理上,国外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指导机构帮助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实行课外活动导师制,导师既负责辅导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交流思想,帮助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外科技活动[4]。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提高综合素质,可见,国外第二课堂具有重要的实践教育意义。在国内,对于第二课堂的研究相对比较晚,如教育家朱九思等于1983年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率先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即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但第二课堂的定义不是很明确,几乎等同于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体育第二课堂的内涵
研究者们在“第二课堂”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体育第二课堂的概念。如曲宗湖、杨文轩认为“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的充分延伸;栗霞、梁立启认为“体育第二课堂”是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与管理下,面向全体学生所开展的旨在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各类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卢元镇将体育第二课堂定义为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运动参与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并在相关人员科学的指导下而组织的各种形式内容的一切体育教育活动等。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体育第二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着诸多联系,但两者也有区别:首先从范围上来说课外体育活动要远远大于体育第二课堂;其次从内容上来讲体育第二课堂与体育课堂教学有关,是对学生体育课堂教育的延伸,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除体育教学以外开展的其它有利于身体健康发展的活动,不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三是从形式上来说,体育第二课堂的形式比课外体育活动要更加丰富多彩,并且体育第二课堂是在老师组织管理下进行的。
综上所述,可将体育第二课堂定义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以外的并在学校统一组织管理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传授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塑造学生优秀人格的各类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独立的课堂形态,旨在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3、高校开展体育第二课堂的意义
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对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目标的完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体育第二课堂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能与体育课形成良性互补。体育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导入趣味性成分,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大学生上完体育课以后,再进行体育第二课堂的锤炼,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技术动作得到更全面的增长。其次,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需要。体育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能够较好地弥补了体育课过程中追求统一性与标准性的不足,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能够根据个人身体素质特点去自由的选择适合自身的活动[5]。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创造了条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多方面才能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6]。从而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作息方式。体育第二课堂。三是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全面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要求,面对社会的需求和竞争的压力,高校学生在勤奋刻苦学习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拓展素质、全面发展的途径。第二课堂正是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大熔炉,为学生培养素质、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搭建了平台[7]。通过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展,能够培养具备身体素质过硬,具有团队意识,拥有集体荣誉感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体育第二课堂的概念及意义

下一篇: 体育第二课堂的概念及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