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上,两名娄星区政法委干部在村里担任扶贫驻村队队长,现已完成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也完成了新一批贫困户审核、报批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养殖业扶贫、结对帮扶政策的落实工作。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石井村已经解决了自来水供应问题。在被评为省级贫困村后,解决了道路修建问题。
在医疗救助上,全体村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新农报销范围有限,且报销比例从村级到省级逐级递减,因此贫困户仍旧负担不起大笔医疗支出。因此贫困户扶贫需求中的重大疾病帮扶仍然有所缺陷,城乡医疗卫生差距没有得到切实改善。
在养殖帮扶上,政府发放补贴:家禽补助30元\只,猪补助500元\头,上限为2000元。通过走访发现,养殖补助对于贫困户有着较大的帮扶作用,能够促进石井村的养殖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但是对于小部分老人及残障家庭,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养殖受到限制,养殖补助发挥的作用有限,不能实现精准扶贫中精准的要求。对于此类劳动力受限制的家庭,政府应考虑手工业等对体力要求较低的产业,帮助扶贫全面有效地进行。
在住房改善上,政府对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按人口进行补助,每人补贴2万元。建房花销一般约为5万元,在政策扶持下,农户脱离了过去砖土房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补助的发放使得搬迁户的支出结构改善,生活水平上升,幸福度增加。
在扶贫贷款制度方面,扶贫小额信贷是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当地农商银行开展,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利率、贷款贴息优惠的一种专项贷款。经实地调研统计,仅有两户贫困户申请使用扶贫小额贷款,贷款目的用于养殖发展。虽然政府将小额贷款作为扶贫的一大举措,但贷款申请不被广泛认可。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户对政策的不了解,农户认为贷款抵押难,贷款过程存在风险,不熟悉贷款申请流程,银行与贫困户的信息不对等,使得扶贫贷款的实施开展存在困难。
另外,享受过教育扶贫——“雨露计划”和助学贷款的有4位村民。村内大多数青壮年进城打工,职业技能培训实地开展较为困难。
我们还了解到石井村实施了社会兜底措施,主要服务于村中没有劳动能力或身患重疾的五保户和低保户。五保户多为无子女、自身也无劳动能力的老人,除了政府每月80元的养老保险,政府每年发放五保补贴3200元,村内补贴500元,医疗费用国家负担;低保户分不同等级,每月补贴100—200元不等,在疾病治疗上享有不同的扶助力度。这一制度使得扶贫能够更加全面的照顾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确保国家扶贫政策惠及不同情况的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