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SPOC模式的设计
 
更新日期:2019-04-04   来源:成人教育   浏览次数:26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国内外SPOC模式的设计结合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各个教学环节。有学者从宏观模式上探究SPOC模式的类型,有学者从微观教学过程探究SPOC模式的步骤。在

 
 国内外SPOC模式的设计结合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各个教学环节。有学者从宏观模式上探究SPOC模式的类型,有学者从微观教学过程探究SPOC模式的步骤。
在宏观模式上,众学者结合众多教学形态,探索SPOC教学模式的类型。李红美等人(2014)结合国内外在线教育的演变过程,以及后MOOC时期在线学习的新形态,归纳出同时同地、同时异地、异时同地、异时异地等4种时空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课内课外结合”的案例学习模式、“虚实结合”的沉浸学习模式、“同时异地”的协作学习模式和“异时异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了基于“教学环境—教学响应”视角的CH-SPOC教学模式[6]。贺斌(2015)在文献分析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SPOC的“时间—空间—学习形式”三维度关系结构,在时间维度中,教学进程分为初步学习阶段、深入学习阶段以及应用创新阶段,在学习形式维度,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空间维度上,是将“网上”路径与“网下”传统课路径有机地组合起来[7]。费少梅(2015)提出后MOOC时期,基于“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混合学习”的 SCH—SPOC 教学模式,并以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为例,展示了资源共享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同时异地联合授课的协作式学习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8]。
在微观教学过程方面,有学者认为教学模式的设计必须对教学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有学者则强调教学核心环节的详细设计,但是整体过程都涵盖了课前教学内容设计、课中教学互动、课后教学评价过程。在教学设计的系统思考方面,秦瑾若(2017)基于五星教学原理设计SPOC教学模式,整体包括教学前端分析、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课前活动、课中活动、课后活动,并特别强调SPOC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在前端分析中做好对学习者特征、教学目标等的整体分析。王朋娇(2015)认为学习者学习动机和背景的多样性决定了学习路径、参与程度和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因而需要设计个性化学习策略,该理念下设计的SPOC教学模式由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个性化学习策略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四部分构成。陈然(2015)结合国内外SPOC研究,设计提出的SPOC教学模式包括前期准备、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与评价三部分,在前期准备中,需要进行前端分析和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并指出这个过程要重视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环境,在混合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以问题解决式学习活动为设计主线,包括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练学三环节,在学习活动的实施与评价中,要注意对不同的学习环节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9]。
微观强调教学核心环节的详细设计方面,丁翠红(2017)以电脑设计软件 Photoshop”课程为例,设计了该课程的SPOC教学模式,核心包括三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教学评价,她详细指出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阶段包括微视频的录制、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在线测验和作业的设计、其他教学资源的同步搜索和制作;学习策略的制定与实施阶段由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组成,其中课前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完成自主学习,课中学生准备、展示和巩固,课后整理内容上传到超星平台;教学评价阶段中,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10]。王倩(2017)等以翻转课堂为载体,提出SPOC实施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整个教学过程,即课前通过资料阅读网、完成作业等预学习;课堂测试、作业评讲拓展知识;课后线上分组讨论和教学评价[11]。石玲(2016)设计的SPOC教学模式包括四部分:1.教师准备,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录制视频;2.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阶段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阶段;3.课堂教学活动,在此环节,教师需要通过自身对教学课程的学习领悟来设计课堂翻转方案;4.评价与反馈,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考试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徐小凤(2016)结合线上的自主学习过程和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SPOC教学模式包括课前的知识准备阶段、知识传授阶段,课中的知识内化阶段,以及课后的知识升华阶段。周艳(2016)以安徽财经大学的税收课为实践,借助MOOC平台和课堂教授混合开展SPOC教学,教学模式的细致环节由知识点分解与重组、视频资源录制、习题与作业的设计、依据知识点类别设计教学过程、考核方式设计构成[12]。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SPOC模式的设计

下一篇: SPOC模式的设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