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粤剧,走在改革探索的路上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艺术百家   浏览次数:35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粤剧,走在改革探索的路上提要:广州粤剧团排演了《花月影》和《豪门千金》两部新戏,是粤剧现代转型的成功实验。笔者从作品的剧

 

粤剧,走在改革探索的路上

                  

提  要:广州粤剧团排演了《花月影》和《豪门千金》两部新戏,是粤剧现代转型的成功实验。笔者从作品的剧本、音乐、表演、舞美以及作品的社会实践等方面来分析他们对传统粤剧所进行的大胆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粤剧 改革 创新 艺术 实践

粤剧,在广东众多年青人的眼中,是一件老古董,是爷爷奶奶叔叔辈才喜欢看的节目,但近年来,随着广州市粤剧团《花月影》和《豪门千金》两部新戏的上演,令许多人改变了看法。笔者在广州市粤剧团主办的“大学生走进剧场”系列活动中,观看了这两场新戏,见证了大学生对粤剧鲜有的狂热和痴迷,从中也强烈感受到了粤剧的变革。每当演出结束后,大学生把倪惠英等主角围个里三层外三层,找他们签名、合影,找他们了解粤剧知识,甚至要学戏。这种只有在流行歌星演唱会才能看得到的现象,竟然发生在粤剧表演的现场。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粤剧浓厚的兴趣,笔者采访了广州市粤剧团团长、表演艺术家倪惠英,经过深入交流之后,对倪惠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不仅是表演艺术家,更是粤剧发展战略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她引领着粤剧走向改革和创新。

一、粤剧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粤剧,是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粤语方言区的戏剧,被誉为“南国红豆”,也是广东最大的戏曲品种。“粤剧孕育于本地戏班而成熟于梆黄声腔使用之时;从明代成化年间出现专业本地戏班起时,历经清代数朝,至咸丰年间已成为特点较鲜明的地方剧种”。①粤剧和京剧、越剧、川剧等地方剧种一样,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其别具一格的音乐唱腔成为岭南文化艺术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标志。##end##

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国策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短20年间,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也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种艺术门类在这种环境下逐渐成长并迅速繁荣,但也导致艺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除了艺术,人们的娱乐方式也五花八门,文化娱乐的形式多元化使得观众的选择空间大大增强了。这对粤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粤剧要在当前各种艺术门类和各种娱乐方式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着辉煌过去的粤剧,现在和中国的众多戏曲艺术一样,面临着自身发展的困境,如市场疲软、观众流失等现实问题。

此外,粤剧从形式到内容都落后于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一面。粤剧的故事老套,情节拖沓;节奏过于缓慢,令人感觉沉闷;粤剧的表演、唱腔的程式化、板式化曾经是自身走向成熟的标志,如今却束缚了自身的发展,粤剧与现代观众的思维方式、审美要求和习惯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根据调查显示:粤剧的主体观众呈现出“一高两低”,即高龄、低学历和低收入的尴尬局面。粤剧的市场主要在乡镇和农村,基本观众是中、老年人,大多数年轻人基本不看粤剧,在超过1000万人口的广州,铁杆戏迷不过3000人。粤剧的这种现状令人堪忧,前景不容乐观。

倪惠英看到了这一点,深深地意识到,粤剧要生存与发展,必须改革与创新。她认为,粤剧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心血的积累,流传下来许多优秀的传统,但也有一些过时的东西,我们应当把优秀的传统继承下去,改革过时的东西,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倪惠英还谈到,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和创新,粤剧的创新应在继承粤剧的本质和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改革。她还指出“有青年才有未来”, 粤剧能不能争取到现代人的喜欢,关系到剧种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创作出适合现代观众审美品味的作品,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

只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高瞻远瞩,倪惠英以及她的粤剧团才能对传统粤剧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

二、改革与创新的艺术实践

《花月影》是倪惠英联合众多名家打造的一部在保留粤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视听效果的新戏;另一部《豪门千金》改编于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两部作品在剧本创作、音乐编排、舞美设计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刻的突破。

1、主题和呈现方式力求突破

《花月影》以“痴心女子负心汉”为主题,讲述了杜采薇同林园生的爱情悲剧。框架虽然传统,但并没有走传统戏的陈腐套路,跳出了传统戏对负心汉的批判,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性复杂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例如女主人公杜采薇面对负心人,不像传统戏中的女主人公那样哭诉责备、爱恨分明,而是体现出善良的心地和宽阔的胸怀。当林园生在真爱和功名之间选择了功名时,杜采薇虽然伤心欲绝、悲痛万分但还是理解了他的行为;当林园生官场失意要自杀时,杜采薇以她的善良拯救了林园生,她劝慰林园生不要一错再错,要珍惜生命,有意义地活下去。对于林园生的刻画,剧中既写了他不愿昧着良心写歌功颂德的《秋阅大赋》以及私下参奏何总兵谎报军情的那份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又写了他在功名面前最终向腐败势力屈服的那种人性的沦丧。对他的负心行为,剧本没有停留在简单的道德批判上,而是写出了传统知识分子入仕的悲剧。可以说,剧组冲破了固有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模式,才能让作品在主题上富有新意。

   《豪门千金》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改编而成,在保留《威尼斯商人》基本剧情的基础上,将故事的人物、剧情本土化:时间改在清末民初,地点放在中国澳门和广州。这种设置安排是创新的亮点之一,清末的南中国作为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商贸繁荣,文化交融,这与原著的商业氛围、具有借贷关系的人物和情节十分对应。其次,用熟悉的语言表现发生在熟悉环境下的故事,能使观众获得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很快进入审美状态,与作品产生共鸣。爱情喜剧《豪门千金》的上演给长期以演正剧、悲剧为主的粤剧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泉,剧中呈现的莎士比亚喜剧所特有的幽默感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轻松、愉快的体验,而且还能引发观众思考其中蕴涵的深刻人生哲理。

    2、音乐和表演形式新颖动人

《花月影》和《豪门千金》这两部戏在音乐上最大的特点是融入了西方音乐及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

《花月影》的音乐采用传统乐器融合西洋交响乐,用交响乐的手法去展现剧情和展示人物的心境,增加了细腻抒情的情感表达,使全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种优美和清新的效果。唱腔设计方面,在保留传统粤剧唱腔的基础上,大胆加入了大家熟悉的流行音乐《真的好想你》。《真的好想你》用于表现男女主人公互诉情衷这一特定情境,自然、贴切和恰到好处。除此之外,作品对歌女群体的艺术处理也有独到之处,她们的歌唱和舞蹈不是单纯的伴唱和伴舞,而是渗入到剧情中去,对杜采薇的悲欢离合之情起到映衬、强化、延伸的作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豪门千金》则是在滑稽好笑的情节中配上萨克斯、爵士鼓,使得这些粤剧中不常见的乐器巧妙的参与到戏剧情境的营造当中。在传统曲牌和小曲中,出现了《彩云追月》、《恭喜发财》等熟悉的岭南乐曲,某些唱词还选用了莫扎特的歌剧名曲《不要再去做情郎》,取得了意料之中的喜剧效果。在表演上,吸收了话剧的表演方法,加入了莎士比亚富有韵律和幽默感的大段戏剧念白,这种做法加快了表演的节奏,使表演贴近生活,避免了过多的唱腔让人觉得冗长,甚至不耐烦的感觉,同时,也更能体现莎翁原著的精髓。此外,在舞台调度的设计上,作品也别具一格。特别是在法庭一幕中,法官在受理“一磅肉”案件,由关栋天扮演的李安东,先是坐在台下,和观众一样,在听夏老克的陈词,后来直接走上舞台辩解;由倪惠英扮演的朱西娅也假扮成林博士,从容地从观众席后面一直走上舞台,这时的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而是法庭的一部分,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也已参与到戏剧表演中去了。

3、灯光和舞美制作震撼人心

《花月影》的灯光舞美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视觉效果令人非常震撼。全剧场幕之间不用大幕开闭,全用灯光变幻更换场景,使得幕与幕之间衔接紧凑,避免了以往因换景而出现的冷场,保持了剧情的连贯性。剧的第一幕,就营造了富有诗意的岭南景色:湛蓝的水面上,明月高挂,凄清的芦苇散落在孤寂的坡上,其中蕴涵的凄美预示了剧情的发展和结局,这样的画面反复在剧中出现,贯穿始终,意味深远。剧中精美的亭台楼阁、森严的高墙屋宇,徐徐行进的船只,云雾缭绕的江面等等,呈现出大气、逼真、自然的效果,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通过灯光控制,将总兵府的赌台设在空中的设计,令人惊叹不已。这是借鉴了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突显了林园生在腐败权势的重压下,痛苦挣扎的矛盾心理。这些精美的制作不仅仅让观众产生了美感,更重要的是配合了剧情的发展,渲染气氛,揭示了剧本的主题,对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豪门千金》全剧一共六场戏,每一场都围绕一个字(利、缘、义、情、智、巧)一步步展开。剧的一开场,舞台上就出现了一幅灯红酒绿的街景、一个立体坐标的路牌。接着各种吆喝声、吵闹声立即把观众带入了民国初期商贸繁荣的濠江。在“情”这一场戏中,活动的屏风设计给人一种巧妙的感觉,原本一字排开的屏风,在变化的灯光配合下,随着捧宝盒女子的舞蹈,时而前后错落有致,时而悬空高挂,对紧张的选婚剧情的出现起到了烘托的作用。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情”、“巧”这两场戏中,剧组借鉴了话剧的表现手法,在舞台上搭起了朱西娅家的台阶、楼阁,女主人公拾阶而上,推开楼阁的窗户和楼下的人对话,这一上一下的舞台调度既立体又有层次,演员的表演和人物的塑造也因此更为动人。

广州粤剧团把舞美灯光作为戏剧综合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注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将写实与写意、虚与实结合起来,既保持了戏曲特有的传统,又向生活实际靠拢。

三、改革与创新的社会实践

《花月影》成功了,它获得了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金奖,剧组先后参加了广东省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澳门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和香港中国戏曲展演。《花月影》还走进了北大,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连演四场,不仅吸引了粤剧老戏迷,还吸引了高层次的、年轻的观众群。此外,他们还到过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演出,所到之处均引起热烈反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剧院演出时,甚至还吸引了首相夫人、内阁部长等人前来观看。广州市粤剧团总共演出58场,票房收入500万元,可以说创造了粤剧演出的奇迹。《豪门千金》也有不俗的票房,最近在广州大学城连演七场,场场爆满。

但是,广州粤剧团的目标不仅仅于此,他们的另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是在大城市培养高层次青年观众,让粤剧进入社会主流。在2004年4月,剧团在广州成功推出了“大学生走进剧场暨《花月影》演出季”,连演10场,每名大学生花一元钱就可走进剧场,广州地区多所高校的上万名大学生观看了《花月影》,对此剧给予高度评价。之后“大学生走进剧场”每年举办一次,演出剧目以《花月影》和《豪门千金》为主,如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四年来,广州粤剧团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总共为大学生义务演出30多场,三万多名大学生欣赏到了粤剧,并对粤剧有更新更广的认识。在活动中,剧团还采取了多种方法来配合演出,如到学校开讲座、辅助大学生开小剧社、派老师去做免费辅导等。倪惠英说:“我们只要坚持多演,粤剧的年轻观众队伍就会慢慢壮大。”在多方努力下 ,粤剧和当今的大学生有了沟通,有了理解,有了感情,粤剧逐渐赢得了年青人的心。

一些广州大学生谈到:“平时看电视一见到粤剧就转台,对粤剧也存在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豪门千金》是第一场完整地观赏完毕的粤剧,没想到现在的粤剧那么好看,相信很多人看了之后会对粤剧的看法有很大的改观。希望类似的表演可以持续下去,使大学生能有机会对粤剧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关注。”广东籍大学生还建议,应该将粤剧深入到广东中学,小学中去,广东人对自己家乡的剧目的认识应该从小培养,尽早了解作为岭南文化代表的粤剧艺术。甚至有学生在2006年第三届“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中看完《花月影》后,在剧院大堂的留言处写下“粤剧万岁!”…

当然,在鲜花和掌声之外,也有不少批评和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花月影》和《豪门千金》“少了传统的唱腔、锣鼓和表演程式,不像粤剧”“在传统戏曲中加入现代流行曲、西方音乐和话剧的东西显得不伦不类”。 但是,回顾粤剧的历史,就会发现粤剧是一个勇于求新、开放的剧种,粤剧在发展过程中,特别善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髓来丰富自身。早在20世纪初,它就引入兄弟剧种音乐和电影流行歌曲来丰富唱腔音乐,吸收小提琴、萨克斯管、吉他等西洋乐器来做为伴奏乐器,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手法,运用京剧的武打和表演技巧等等。②正是这些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使得粤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处于鼎盛时期。在《花月影》和《豪门千金》身上,我们也看到了粤剧的改革创新和兼容并包的传统精神,因此,这些出于关心的批评并不是重要问题。当然,《花月影》和《豪门千金》并不完美,正所谓人无完人,剧无完剧 ,在改革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但瑕不掩瑜,票房和观众的喜爱就能说明问题。

广州粤剧团为了粤剧的明天,已迈出了改革创新艰难而可喜的第一步,但要实现真正的突围,迎来发展的春天,粤剧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真诚希望建立在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阔。

参考文献:

[1] 李红. 对粤剧抢救和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反思[J]. 南国红豆, 2005,(1)

[2] 关注《花月影》[J]. 中国戏剧, 2003,(02)

[3] 罗嘉慧. 审视粤剧——现代经济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J]. 艺术百家, 2003,(2)

[4] 龚伯洪. 《粤剧》[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①龚伯洪《粤剧》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 P2

②龚伯洪《粤剧》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 P58

 

上一篇: 粤剧,走在改革探索的路上

下一篇: 粤剧,走在改革探索的路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