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中美文化差异
 
更新日期:2019-04-15   来源:教学与管理   浏览次数:30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

 
 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离开了自身所存在的文化,人类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相对于美国这一西方个体主义文化来说,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
(一)中美文化中的自我差异
中国是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农耕文明,世世代代的农民被束缚在他们赖以生存作息的土地上,除了战争和饥荒,农民几乎是一成不变,不管是社会阶层还是所处的地理环境。[4]在这样注重稳定、排斥求变的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文化是集体利益至上,轻视甚至牺牲个体的独立性、情感、需要的集体主义文化,其中以儒家文化为典型代表。儒家文化发源于男女有别、上下有等、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社会,自然也服务于其等级制度,它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的社会等级秩序,而这种等级和尊卑陋习也成为了官本位的思想根基。此外,儒家文化还主张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集体后个人,克制自己来维护与周围他人的和谐关系。这就意味着个体一方面需要照顾到人际和谐,同时还要在不影响一团和气的情况下多进行横向比较、求得自我更大发展以便能“内圣外王”和飞升到更高社会等级里。
受环境和儒家文化的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自我形态。即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了种种以血缘关系建立的亲疏有别、远近各异的恰似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伦理本位的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的每个人关注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保持着人与人的相互依存关系,用他人来定义着自己的存在,他人也成为了自我客体一部分,从而也使人与人之间的自我界限不清,形成了己人不分的人际依赖形式。
而历史较短暂的美国属于海洋文明,生态环境使其依赖于狩猎和捕鱼业这类对个人特质要求较高的产业。出于对环境的适应,西方人习惯于依靠个人力量求生存、求发展,而不是依赖他人,他们变得独立并擅长于去表达自己的独特性,注重纵向的自我比较和成长。另外,美国盛行提倡平等、自由、博爱的基督精神。受以上因素影响,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个人性的,进而形成的自我是一种有别于互依自我的独立性自我形式。独立性自我的个人与他人、群体相对独立、界限分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而非他人的内在思想、感受成为个体行为的参照。
(二)文化差异下的家庭教育词源分析
社会文化的差异也使得家庭教育具有了最初的认识论源头的分歧。在英语中,Family是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 你们也爱我之意。家是爱的聚合体,表达、传承爱的场所。教育来源于拉丁文Eduisre,前面的词根E是“引”之意,即教育是引发出已具备潜能的自我,让人做自己。这样,西方的家庭教育是指在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中让孩子固有的自我表达出来,成为自己。个体本身是被信任的、相对自由和独立的。
汉语中的家源于甲骨文,上下结构。上部的“宀”是室家之意,下面的“豕”,即猪。在古代生产力有限的时候,很多人在家里养猪,所以猪舍是家的象征。家庭的本义是物理意义上的屋内,住所。“教”字也是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为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上方象征着被鞭打,左下方是孩子,右边是拿鞭子的人,“教”意味着鞭打孩子。“育”字篆体为“禽”,其上部是倒“子”,即不顺不孝之子。于是,作为我国最权威的释义工具书《说文解字》认为,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育是教子使作善也!所以,汉语中的家庭教育是指在一个封闭的居所里,上一代做示范,下一代模仿,培养“人性本恶”的后代使他多做好事的一项活动。这样的家庭教育透射出家庭伦理关系及对孩子这个人本身的否定。
文化的差异和对家庭教育认识上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家庭教育大相径庭的发展走向。
二、文化差异视角下的我国家庭教育特点
教育是对某一社会文化所进行的一种自觉选择。[5]反映儒家集体主义文化内涵的我国家庭教育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家庭教育观念与方式:父母本位
在美国,父母和孩子是相对平等,孩子具有独立的人格。若把父母比作为一个老司机,孩子就是新司机,父母和孩子不是老司机和汽车的不平等附属关系,而是父母作为人生的老司机带领孩子这个新司机学习驾驶孩子生活这辆汽车安全、高效行驶的平等带领关系,这为践行教育是唤醒灵魂的活动之本质提供了可能。孩子本位、强调孩子的主体性的美国家庭教育在开放民主的教育氛围中,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意志、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选择,赋予他们犯错误的权利,孩子个人内在的需求决定着他们的社会行为,对自我的满意是其幸福的源泉,同时亲子间的情感交流、爱的表达常态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美文化差异

下一篇: 中美文化差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