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高校师德问题的原因探析
 
更新日期:2019-04-18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浏览次数:27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当前,高校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原因,如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和利益多样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冲击,又有现阶段教师

 
 当前,高校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原因,如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和利益多样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冲击,又有现阶段教师行为规范约束机制不健全,甚至是缺少约束,使得一些道德缺乏者游走于法治边缘;也有高校自身的问题,如高校规模扩大对师德建设滞后带来的影响,师德建设、评价机制不完善等;还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教师比较看重科研成果、职称、薪酬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东西,而忽视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还有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等。[4]本文试图对几个影响较大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一)职称评定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当前来看,职称可以说是高校教师最为看重的方面。这是因为职称高低与其地位高低、薪酬高低直接相关,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理性经济人所普遍追求的。为此,不竭余力争取评上高级职称已成为高校教师为之奋斗的主要目标。课题、论文、著作、奖励的数量和层次是决定一个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核心指标和必备条件,而作为教师基本职责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仅作为参考条件加以考虑。在这种职称评定制度的导向下,高校教师的行为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拉关系搞项目、报奖励、发论文等方面,而将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放在了次要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一些教师为了获取职称评定所需的成果,往往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如抄袭剽窃,代写代发、有偿购买等方式。根据有关调查显示,23.6%的教师认为目前高校存在着严重的学术造假等腐败现象。这些不科学、不端正的学术态度和行为严重影响着高校学生学术品格的塑造。[5]
(二)待遇较低使教师有开拓第二职业的需求
据调查,我国重点高校教师的人均年收入一般在5~7万元之间,依高校层次、学校实力、学科类别、人员结构、所在地域等而有所差异。非重点高校教师的人均年收入要低于上述水平。从行业收入对比来看,高等教育行业的工资收入只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从目前的生活支出来看,高涨的房价以及昂贵的育儿费用占家庭开支的80%左右,当前教师的工资水平难以支付得起上述两项费用,这在成果少、负担重的年轻教师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种现状下,一些教师就另辟蹊径,热衷于校外兼职或者开辟第二职业,以寻求更多的收入来源。这势必影响本该全身心投入的教学工作,对教学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责任感淡漠,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6]。
(三)缺乏必要的师德考评机制
从人力资源考核指标体系来看,主要应该包括“德、能、勤、绩”等四个方面。显然,“德”被放在了首要的考核地位。但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来看,考评教师指标的则重点放在了其科研成果上。如:承担项目的等级和数量、发表论文的档次和数量、出版专著的多少、获得奖励的层次和数量等方面。这种政策的导向,使科研无形中被放在了首要地位。当然,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也有一套相应的指标体系。但在高校中,专门针对师德方面的考评则并不常见,甚至罕见。师德考评机制的缺失,使高校的教师忽视了自身师德修养的提升[7],进而在教书育人中也会忽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师德问题的原因探析

下一篇: 高校师德问题的原因探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