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以创新为引领的课程改革方法
 
更新日期:2019-04-19   来源:教育探索   浏览次数:29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授课方式方法创新(1)授课内容创新表面工程属于交叉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虽然包含在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之中,但以往并未列入教学

 
 1.授课方式方法创新
(1)授课内容创新
表面工程属于交叉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虽然包含在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之中,但以往并未列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我们科研团队目前在研的多项国家级、省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中,以表面工程方向为主。因此,将表面工程及其最新科研成果纳入课堂教学,既有必要性,又能发挥出我们的优势。
(2)授课方式创新
目前承担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近年来主持了表面工程方面的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省级项目以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每年有多项科研成果、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的我校学科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因此,老教师有20余年的从教经验,新教师有极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丰硕的科研成果,实现新老教师授课的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每位授课教师对所负责的授课班级从头讲授至尾的模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交叉授课,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授课过程中把表面工程最前沿的技术、最新科研成果带进教学课堂。同时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立系列化创新课程讲座,邀请企业表面工程业内专家,给学生进行学术报告。
(3)授课方法创新
授课以相图为主线,将相对独立的各章节内容建立起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与自学[3]。课堂教学实施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实施相关教学内容,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按规定的教学阶段自我完成。教学内容通过项目的实施进程有目的地进行,使所有学生能够在最终完成项目的同时,渐进地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重点和难点[4]。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环节,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体验参与为主的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创新
对课程的考试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建立灵活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教学全过程就是考核评价学生的过程,改变完全依赖于试卷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多角度多方面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加以评价,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5]。对于参加科研训练和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可采取奖励或替代部分考核环节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训练和创新热情,使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化、弹性化。
3.开放实验室模式创新
我们科研团队现有最先进的纳米喷涂、机械摩擦等科研设备,充分利用我院科研平台,为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和过程,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与创新实验、开放实验等结合起来,实现专业课程与科研训练、创新训练的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增设专题训练环节,指导教师按照科研计划进度,将在研的科研项目分解成若干专题训练子课题,学生以组为单位,向学生开放,参与科研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4.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教学创新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是在大二上学期进行授课,学生可以在课堂接触到学科最前沿的知识。通过建立双向选择的选拔机制,在学生中优选一些对科研有兴趣、有想法、有能力的优秀学生骨干,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实验,体验最新科研成果,锤炼学生。他们有连续三年的在校时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训练,既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又可以成为指导教师的好助手。在课上,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带进本科生的教学课堂,在课下,学生申请科研课题、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将科研项目分解成若干专题训练子课题,学生以组为单位,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施、到绩效评价,组建成一个动态的学习系统,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科研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教师的必要指导之外,学生都需要独立探索和钻研,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搜集信息,然后整合有用信息,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项目成员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工作中大家一起分担遇到的困难,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从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团结协作一起完成项目过程中,社交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科研训练与课程训练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科研能力。最终科研训练又回馈于课程训练,相辅相成。它们具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成长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以创新为引领的课程改革方法

下一篇: 以创新为引领的课程改革方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