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修辞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
—两个电影文本的比较研究(《寻抢》与《天生杀人狂》)
摘 要:本文从电影修辞入手,比较分析了《天生杀人狂》与《寻抢》两部不同风格的影片。本文认为电影修辞格并不单一的归于某种类型,不同风格的影片可以选择同一种修辞格;同一种修辞手法在不同的影片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效果。在对影片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不能单单考虑其技术层面(辞格),还应与具体的文本语境相结合。
关键词:电影修辞;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寻抢》;《天生杀人狂》
不同的影片在建构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这不仅是一个选择“表达”方式的问题,更是一个“形成”、“创造”某种意图、观念、情感的实践建构过程。不同的修辞手法的采用,所形成的电影风格也是不同的;同一种修辞手法在不同影片中的应用,所传达出的意思也是不同。
与一般“语言”辞格比较,电影修辞格建立在机器——电子机械基础上的“空间化”分布(多样元素并置)——直观动态“画面”,与“时空”上的“任意组合”— —蒙太奇时空的建构特征,使电影修辞格具有非同寻常的修辞取向,与一般语言修辞格形成了较大差异。在《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一书中,作者李显杰先生将其分为13种辞格形态及其功能。分别为:特写——灵与肉的聚焦和凝思;闪现——瞬间的印象与暗示;形变——视觉畸变与心理骚动;碎切——杂多与动荡的拼贴、交响;幻构——心理的映照和哲理的反思等十三种种辞格形态。[①]
下面将以《寻抢》与《天生杀人狂》为例,比较不同影片风格在电影修辞手法应用上的差异性。
《寻抢》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影片。现代主义风格的影片注重于人物自身的心理、欲望、压抑等精神层面上的问题,往往从扭曲、梦幻、精神病等角度刻画人与环境、人与他人的隔膜和冲突。在该片中,导演应用了“特写” 、“偏重” 、“闪现” 、“碎切” 等辞格来表现主人公丢枪后的焦虑与无助。而《天生杀人狂》被看作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影片。相比较而言,在修辞手法上更多的运用“闪现” 、“插入” 、“碎切” 、“幻构”等修辞格,大多以“碎切” 、“拼贴” 等 为修辞动力。这与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影片,更强调微观叙事,更关注事物、事件、人物、躯体的具体形态、细节有极大的关系。[②]
尽管这两部影片都应用了“特写” 、“闪现”与“碎切”等多种电影修辞格,但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同一种修辞格在两部不同的影片文本中所制造出的视觉含义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性,体现出各自极为鲜明的影像风格。##end##
首先,“特写”镜头的应用。在《寻枪》一片中,对马山的一系列“特写”镜头体现的是人的生存困境和某种现代主义的精神焦虑。从马山直接面对观众的“特写”镜头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物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无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和痛苦,是一种受制于“物”(枪)的支配下的异化状态。这中状态从影片开头部分便展现出来,将主人公丢枪后的焦虑与不安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影片结尾处那个长长的似哭似笑的特写镜头(作为马山的“灵魂出窍”的表现),显然是对整个事件的荒诞性之反讽式隐喻。在《天生杀人狂》中,也有一些“特写”镜头。但相对于《寻枪》而言,则更显示出一种“随意”拼贴的倾向,没有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在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影片中,“特写”已经降低成为一个技术意义上的“景别”镜头的功能。如米奇和玛丽莱结婚时,歃血为盟的场景中,对手及滴下悬崖的血液等“特写”镜头中。我们能“读”出来的是一种随意而短暂的“凝视”效果,缺乏传统理性意义上的“深刻”。
其次, “闪现”修辞的应用。在《寻枪》的开篇,马山不经意间发现枪不见了,在家中遍寻不着时,持续出现的马山面部特写镜头中,闪现出一个黄绿色的亮点。在后面的影片中,发现这是手枪的金属光在主人公头脑的呈现,提示“枪”可能在办公室柜子。丢枪后,小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成了马山的怀疑对象;而在怀疑老战友老蒋时,在马山头脑中闪现的是在战场上的生死与共,排除其嫌疑。当马山多年后见到李小盟时,头脑中不断闪现她年轻时的模样,暗示两人在年轻是不一般的关系。因此在《寻枪》中,“闪现”是一种信息的提示和下文的暗示。而在《天生杀人狂》中,“闪现”更多的成为一种视觉的强化和冲击。例如在影片开头的序幕段落中,当米奇坐在酒吧台前看到报纸上登载的“米奇和玛丽莱派对后杀了六青年”的新闻之后,米奇侧转身向正在跳舞的玛莱的方向看去时,影片出现了一个瞬间的米奇浑身是血的近景镜头。尽管时间非常短,几乎是一闪而过,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玛丽莱头脑中闪现的父亲猥亵的面孔,以及米奇对自己苦难童年的回忆。除了快速切换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外,对他们童年的心理创伤和心理想象做了特定呈现,同时也可以说是影片编导对家庭暴力的一种暗示和谴责。
最后,“碎切”手法的应用。《寻枪》中的“碎切”修辞用得较少,但却给观众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现场紧张感。在影片开篇部分,马山在家找不到枪以后,将希望寄托于派出所办公室的柜子里。飞奔到派出所的过程中,一系列的脚部“特写”镜头以及快速“碎切”将马山丢枪后的焦虑和紧张,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碎切”起到的是一种强化主题的作用。《天生杀人狂》中的大多数段落,都使用了“碎切”辞格的修辞手法,从而使整个影片始终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狂躁癫狂,分崩离析的状态和氛围中。与《寻枪》不同的是,《天生杀人狂》并没有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痛苦,反而带有一种无所谓甚至欣赏的意味。因为,对后现代主义精神来讲,没有所谓绝对的正确、真理和正义,只有具体条件下的个人选择和绝对化的“自由”追求。因此,这些“碎切”段落一方面呈现出玛莱和米奇的残忍;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他们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和理由。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本文的结论:电影修辞格并不单一的归于某种类型,不同风格的影片可以选用同一种修辞格;同一种修辞手法在不同的影片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对影片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不能单单对其进行技术层面(辞格)的分析,而应将电影还原于具体的文本语境中。辞格只有在具体的叙事主题和叙事风格的整体框架中,才可能实现和发挥其修辞功能,离开了具体的“文本”结构和“文本”整体意义上的修辞策略,辞格的修辞功能无从谈起,或者说只具有理论的、抽象的意义。
参考文献:
[美]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法〕克里斯丁·麦茨, 李幼蒸译.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李显杰著. 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周星.灵魂的感动——《寻枪》的叙事价值层面分析.电影新作,2002年5期.
李稚田.寻的母题与枪的隐喻——解读影片《寻枪》.电影创作, 2002年5期.
Image Figure of Speech’s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Styl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wo Film Text The Missing Gun and Natural Born Killers
Abstract: From the way of the film rhetoric, this article compares with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ovie, Natural Born Killers and The Missing Gun. This article agrees with that film figures of speech do not belong to the any styles. Different kinds of movies can use the same film rhetoric, but the same film rhetoric can give the different meaning and effects i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movies. So when we analyze the meaning of the movie, we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its skills(the film rhetoric), but also should consider the whole meaning of the film text.
Key words: film rhetoric;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The Missing Gun; Natural Born Kill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