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一般商品的买卖,要经过市场。当然,现在的市场在形式上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有些市场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市场上出现有些商品供过于求,而有些商品供不应求,这都是供求不平衡的表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表现为供求关系的平衡。
其次,我国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协调的现象应及时纠正。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我国国民经济有时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根据2018年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据对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商品排队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人民日报的消息称,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供求平衡商品减少11种,所占比重降低1.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供过于求比例最高的商品是日用品、纺织品服装和家用电器。娱乐体育用品、交通通信商品的供过于求比例也逾80%。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5种燃料虽供应偏紧。[6]
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商品应适当地压缩其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促使这些行业和企业转产市场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我们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规律的要求,理顺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企业之间生产和需求的关系,使国民经济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协调快速发展。
再次,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要求。如果把资金投入到生产商品供不应求一些企业中去,这种投资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会出现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2017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膨胀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投资结构不合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严重。”这些投资生产的产品一时不能被充分利用,这就必然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加强宏观调控:第一,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各企业都是相互独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它们往往只考虑本部类本行业及本企业的发展,而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往往考虑不够,或者对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很难认识清楚,所以,国家有关机构对国民经济大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第二,国家的宏观调控要认真深入研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国家对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及各企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时,要研究国家已经制定出的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而制定出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措施。国家在实施制定的长远规划时,还要随时观察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补充,使国家制定的发展政策能完全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第三,调整货币的投放。调整货币的投放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