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洛克教育理论中培养幸福的途径
 
更新日期:2019-04-25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22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洛克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培养儿童幸福的途径和方法,洛克认为教育上应该关注培养儿童形成什么样的习惯,教育想要改变什么就应形成相应的习惯,培养积极

 
 洛克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培养儿童幸福的途径和方法,洛克认为教育上应该关注培养儿童形成什么样的习惯,教育想要改变什么就应形成相应的习惯,培养积极良好习惯是幸福的基础。
(一)培养健康的体魄
“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获得幸福,必须有健康的身体,要能忍耐劳苦,必须有健康的体魄”。[3](P7)洛克认为幸福的基础是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对医学和自然学科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培养强健的体魄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他对于健康教育十分的重视,在对于儿童的体育,健康,养护等方面提出的很多建议对于现在的儿童培养仍具有一定的意义。洛克认为在身体和就健康的教育上应遵循如下几个规则:第一,培养正确的睡眠习惯。在年幼的时候培养儿童形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将对儿童甚至以后生活都受益无穷,并且保持睡硬床的习惯,洛克认为硬床可以锻炼身体,同时可以防止娇生惯养的情况产生;第二,呼吸新鲜空气,积极进行室外活动习惯。这种习惯的培养能够锻炼儿童对于任何事情的忍耐程度,无论是对意志力还是身体健康而言都会使其一生受益;第三,良好的饮食习惯。洛克认为儿童的事物应该清淡,少盐不必多加调料,少放糖甚至不放糖,不喝酒和烈性饮料,这种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都极为有利。[2](P17,20)
(二)培养自我克制的道德品质
“自我克制这种品性是儿童未来能力与幸福的真正基础”。[3](P32)所有美德和卓越都根源自我克制制能力,能够克制住理智,节制欲望,“学会节制欲望,乃是造就一个心满意足、幸福快乐的人的捷径”,[3](P108)从人性观出发洛克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趋乐避苦的本能,这种本能如果不受理性和德行的约束,则会引起社会的秩序的混乱,所以他特别重是教育对于培养理性和德行的重要性。[[[] 吴晓玲. 古典自然法:解读洛克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语脉[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5)28.]] 自我克制是一种与本能和放纵天性相反的一种品性,因而在教育上需要及早的培养。例如:对于儿童渴求得到的事物而言,应该遵循一条不可违背的格言“儿童所求凡遭拒,撒泼哭闹不可得”,让儿童通过教育和实践明白如果这件东西并不适合儿童,哭闹纠缠一定要得到的后果就是遭受到拒绝。洛克认为当儿童缺少自我克制的能力时候,应该受到绝对的管教约束和限制,不能因为儿童年龄小而不注重对于他们克制欲望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自尊和羞耻之心
洛克认为利用名誉和赞美以及相随的美好事物,可以使善良仁慈通过练习变成习惯,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从而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培养名誉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自尊和羞耻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
第一,注重表扬和赞美的方式。儿童对于表扬和赞美是非常敏感的,被被人称赞或者得到好评可以增加儿童的快乐感,所以当儿童表现的好,家长应给予充分的爱抚和赞扬,强化儿童的行为,当儿童做错事之后,家长以及身边的亲近的人应投以同样冷酷、漠然的态度,通过多次不断的强化联系之后,儿童便会察觉出来其中的差异知道哪些行为会带给他荣誉感。第二,名誉良好的人才能得到和享受心仪之物。凡是行为端庄,受人尊重的人,必定受到喜欢,其结果是他们收获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相反任何人若行为不端不讲诚信,凡是使他满足和喜爱的东西,他全部不能得到。[3](P37) 通过这两种方式的教育,有助与培养儿童崇尚荣誉,忧惧羞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洛克教育理论中培养幸福的途径

下一篇: 洛克教育理论中培养幸福的途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