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探究鱼类催产药物对异齿裂腹鱼人工催产及孵化的影响
 
更新日期:2019-04-26   来源:水产科学   浏览次数:3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o'connori)隶属鲤科(Cyprindiae)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裂腹鱼属(Schizothorax),俗名棒棒鱼。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

 
 异齿裂腹鱼( Schizothorax o'connori) 隶属鲤科( Cyprindiae) 裂腹鱼亚科( Schizothoracinae) 裂腹鱼属( Schizothorax) ,俗名棒棒鱼。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干支流及附属水体,营底栖生活,主要以着生藻类、有机碎屑、水蚯蚓以及节肢动物为食[1],为产区经济鱼类之一。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开发,鱼类捕捞量逐年加大,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而裂腹鱼类生长速度缓慢,生活史对策多属于K-选择类型[2],因此其种群一旦受到破坏,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加强其种群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开展人工规模化繁育是减轻其需求压力,维持其天然水域资源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鱼类性腺发育过程系统而又复杂, 与野外条件下相比,室内条件下环境单一, 难以让其自然繁殖,故需借助于外源激素或环境因子的诱导和刺激, 才能实现人工繁殖[3]。目前,有关异齿裂腹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学[4]、系统演化[5]、分子系统发育[6-7]、年龄与生长[8]、早期发育[9]以及养殖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10]。而关于异齿裂腹鱼人工繁殖方面仅张良松有过研究[11],且其催产率和受精率不稳定,催产率低时仅53.3%,受精率低时仅15%。因此,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低等问题限制着该品种的规模化生产。本研究使用鱼类人工繁殖生产上常用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马来酸地欧酮(DOM),比较了12种催产药物与剂量的组合对野生异齿裂腹鱼催产效果的影响,旨在探索出催产激素最优组合及最佳剂量,为异齿裂腹鱼人工规模化繁殖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来源与产前培育
亲鱼来源于雅鲁藏布江日喀则段所捕获的野生异齿裂腹鱼,雄鱼体质量范围0.5~0.8kg,雌鱼体质量范围1.0~2.5kg。于西藏土著鱼类增殖育种场生产车间进行产前培育与繁殖试验,培育池为长方形水泥池(长4.7m×宽3m×高0.6m)。培育池中水体溶氧维持在5.3mg/L以上,水温范围为13.5±0.5℃,流水刺激培育,进水口流速1.294m/s~1.449 m/s,以刺激和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水源为地下水,无污染且四季水温变化幅度小,具备开展野生鱼类培育和繁殖条件。
1.2亲本选择
雌鱼:选择健壮无伤,性腺成熟度高的鱼作为雌雄亲鱼。性腺成熟度好的雌鱼腹部明显膨大,手感柔软,有弹性,生殖孔红润并突出,腹部朝上时呈凹陷,卵巢呈下垂状。性腺成熟度好的雄鱼可见吻部“珠星”明显,触摸有刺手感。腹部相对雌鱼小,生殖孔也略为突出,少部分雄鱼轻压腹部能流出乳白色精液,并能在水中迅速散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探究鱼类催产药物对异齿裂腹鱼人工催产及孵化的影响

下一篇: 探究鱼类催产药物对异齿裂腹鱼人工催产及孵化的影响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