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毅
摘 要: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财政对于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比例的逐步增大,对农业科研项目实施绩效管理是推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分析了农业科研项目绩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绩效管理的建议:让绩效管理立足于项目本身,以“目标管理法”科学设定绩效目标,设计符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最终构建起一套适合农业科研项目绩效管理的流程机制,使科研项目管理真正从过程管理转变到目标管理,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关键词:绩效管理 农业科研项目 流程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2.6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政府财政预算中的科研经费投入在逐年增大。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于2018年10月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量超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位列世界第二;其中财政科技支出0.84万亿元,同比增长8%,再创历史新高。[1]在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大的同时,政府也在持续出台对科研人员“松绑”的利好政策。201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其中明确提到了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开始逐步采取“放、管、服”的科学化方式,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以更好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2]
然而,最近几年,国内科研经费乱象时有发生,包括:科研项目“浮躁化”、项目申请“行政化”、经费落实“功利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科研经费严重浪费,学术腐败现象被频频曝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即便在国家财力和政策双支持的大背景下,部分科研机构和人员却仍然心存疑虑,表示自己“不敢做科研”了。
为此,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发【2018】25 号),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其中明确提到,要“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具体从“推动项目管理从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3]这里无疑提出了今后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方向: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