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文化工业对喜剧舞台形象的重构
 
更新日期:2019-05-07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浏览次数:23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欢乐喜剧人》是一档由东方卫视以及欢乐传媒联合打造的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该节目2015年4月25日首播,到2018年4月6日,已经播出了四季。第四季

 
《欢乐喜剧人》是一档由东方卫视以及欢乐传媒联合打造的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该节目2015年4月25日首播,到2018年4月6日,已经播出了四季。第四季更是以平均收视率1.26、在线网络视频点击量超14.5亿的成绩,成为2018年度第一季度收视冠军。四季节目中出现了一批批喜剧人团队,辽宁民间艺术团更是连续参加了四季,旗下喜剧人文松凭借伪娘的舞台形象成名,更是获得了《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的总冠军。本文借助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文松在该节目中的“伪娘”舞台形象进行解读,探析伪娘形象在喜剧综艺中得以成功塑造和呈现的深层原因,以期结合社会因素,从文化工业角度对喜剧笑论进行解读。
(一)“伪娘”的定义和发展
“伪娘”一词源于日本动漫。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将“伪娘”分为两类人:一类是纯粹表演性质的伪娘。他们只是表演艺术家对于角色的反串;另一类则是LGBT人群中的跨性别者和异装癖[ 高庆.被集体围观的小众:“伪娘”的个性表达与社会纠结[J].中国青年研究,2012(09):79-84+30.]。传统表演舞台上的“伪娘”(即第一类伪娘)和如今喜剧综艺舞台上的“伪娘”已大不相同,传统表演舞台上“伪娘”形象的突出代表是京剧中的旦角,这种旦角一般都是由男子扮演女子,如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后期出现了李玉刚等歌舞剧演员。而当“伪娘”形象在喜剧中得到呈现和重构时,其产生的喜剧效果及其背后的运作逻辑值得深思。
(二)文松的“伪娘”形象分析
在《欢乐喜剧人》第一季的“狂欢之夜”上,文松在进行歌舞表演前有一段时长1分42秒的搞笑自白,该片段中的舞台形象呈现极具文松个人表演特色,使得其别具一格的伪娘形象深入人心,也赢得了台下观众的一片笑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化工业对喜剧舞台形象的重构

下一篇: 文化工业对喜剧舞台形象的重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