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龙居寺十二圆觉菩萨依据佛教经典《圆觉经》[ 《圆觉经》全名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经文内容是释迦穆尼佛与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妙理和观行的方法.]创作,为了宣扬佛教的教义画师将经文内容形象化,创作成十二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壁画从北壁开始绘制次序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十二圆觉菩萨整体造型准确、比例协调、神态生动,菩萨面部轮廓圆润、额头饱满、眉弓细长、双目低垂、鼻高薄唇、耳厚垂肩,表情庄重柔和,富有明代佛教造像的典型特征。龙居寺壁画中普眼菩萨的额间绘有第三只眼睛,这种在面部绘制第三目的造型,在我国历代圆觉菩萨壁画中是并不多见的。佛教将第三目称之为“法眼”[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01):359],清代俞樾《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记载:“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杨吉成. 中国生肖诗歌大典 第1辑 子鼠卷[M].HarperCollins UK.2013(06):138]法眼为五眼之一,是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的一切法门之眼,且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法理。《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渡彼岸。”[ 张申伟. 五台山诗歌注释 上[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05):241]慧远义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同上]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阿氏多尊》诗:“各研於心,得法眼证。”[ 【宋】苏轼,【明】王如锡;吴文清,张志斌. 东坡养生集[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9):200]可见,拥有法眼的菩萨能照见万法的本性,证法身、得法眼、虽住三界,而不为生死所困。法眼可见证万物法的本质,代表佛法的无边。普眼菩萨是观音菩萨的另一个称呼,佛经称其慈眼能普观一切众生,所以谓之“普眼”。龙居寺壁画十二圆觉菩萨中普眼菩萨额间绘制的第三目,正好契合了圆觉经中“求法眼洞明”以及“观照真妄”的开悟成佛的普眼菩萨启问总意。因此,第三目在我国同时期十二圆觉菩萨壁画造型中虽不多见,其存在却也合乎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