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论农村剧在产业化上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论农村剧在产业化上存在的问题及出路【摘要】本文开篇讲述了电视剧发展的历史及其属性,结合文化产业的特性,主要以农村剧为研究

 

论农村剧在产业化上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摘要】本文开篇讲述了电视剧发展的历史及其属性,结合文化产业的特性,主要以农村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存在的四个问题:投资环节的薄弱、商品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类型化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出路:提高剧本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注入喜剧因素,走类型化之路。

【关键词】电视产业的双重性     农村剧   产业化  

    在中国的文化大形势下,出现了一种引人思索的现象:一方面是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另一方面却是文化产业市场化、媚俗化。影视业,作为经营性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就存在着这种现象。在中国,电视剧拥有广大的收视群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而国产电视剧的质量却难以提高,产业化类型并不成熟,甚至难以抵挡“韩流”。

对于中国电视剧来说,一方面是“主旋律”电视剧在继续努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通俗电视剧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文化产业格局。而参与电视剧生产的一些“知识分子”,作为政权和市场这两种力量的代理人,也作为电视信息传播的“看门人”则常常试图借助于这两种强势力量来表述知识分子对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批判性认识和反省。中国实际上还没有形成真正具有全球化运作能力的电视剧产业集团,甚至也没有形成工业化的电视剧生产基地,当然更缺乏现代文化产业的管理经验,所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如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样,要经过相当一段过程才能真正参与全球的文化产业竞争中。

本文就以农村剧为例,分析其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存在的弱势。

一、投资环节的薄弱。由于电视剧的收视率直接关系到电视台的经济效益,电视台在买进时,只关注这部剧是否有大腕主演、是否艳情、是否古装传奇、是否有悬疑惊悚等等,只注重娱乐性,却忽略了思想性,使得农村剧存在市场销售风险,投入的资金收不回来,就大大伤害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个首要环节脱了节,自然会制约到农村剧的发展。也就是说,虽然农村剧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有一些农村剧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但仍未得到投资方的青睐。##end##

 二、商品意识淡薄。商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视剧的生产方式,然而认为促成了电视剧的大众化转型,这只是表面的乐观和理想。倘要完成转型过程,必须在一个前提下面,也就是国家意识形态不再控制电视媒体,电视剧的制作、审查、播出、发行等必须完全按市场规律来自我调节,而这一点在社会主义中国是不可能做到的。农村剧属于主旋律题材电视剧,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很多电视剧创作人员只强调它作为精神产品的一方面,把弘扬“主旋律”看成是政策或形式的图解,忽略了对生活内涵的审美把握,创作出来的作品虽然有鲜明的主题,但和广大观众的生活脱离的很远,不能在观众中引起共鸣。而如今电视剧制作已基本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有更广泛意义的宣传和企业行为,企业和企业家们将出资拍摄有效应的电视剧作为一种投资行为,他们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的农村剧创作者就应该改变观念,不能把农村剧仅仅作为宣传工具,而要承认其文化商品的身份,符合文化市场的要求。

三、宣传力度不够。以前我们的电视剧制作与播出还未完全分离,电视剧制作单位完全属于电视台的一个部门,所生产的片子全由电视台包下来播出,真正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作为主旋律电视剧,农村剧更是享受着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不愁“嫁不出去”。即使是在电视剧制播分离的今天,农村剧相对来说仍然“不愁嫁”,央视一套和八套成了农村剧的主要播出平台。2003年至今,仅央视一套就在黄金时间播出了《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等近20农村剧。可以发现,很多在播出前就没有进行过宣传,因此首播或者是前几集播出的时候收视率都不太乐观,但是在播出一段时间后,它们的收视率才一路攀升。可见,我们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农村剧,只是我们缺乏市场观念,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经营,在播出前进行宣传,宣传力度不够,自然会影响到收视。

四、类型化不足。电视剧的类型化是观众分流的需要,也是电视剧内容丰富的体现。只有形成类型,才能规模性发展,才能大面积开拓市场。不同的观众收视习惯不同,所以适应他们的类型化生产才能满足他们的收视要求。类型化是要尽可能包揽不同收视群体的通常收视要求,而非着意区分不同受众的收视策略。类型化决不等于模式化,不能把一个成功的剧目当模版去效仿炮制,要在创作思想和内容上突破创新。农村剧要改变单纯的宣传主流意识的意图,不断丰富题材。以东北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些农村剧就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它们冲出古朽气、江湖气、低俗气,吹来了带着村野香味的一阵清风,令人心清气爽、耳目一新。它讲的,是农村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琢磨的,是农村时下要解决的问题;描画的,是明天要去实现的美好图景。幽默的语言、熟悉的人物、生动的题材等等都是这一类型的农村剧受欢迎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解决农村剧在产业化上存在的问题呢?我认为出路有:

首先,从作为一剧之本的剧本着手,提高农村剧剧本的整体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播出平台。

编剧就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要带着市场的眼光去创作,不能仅把宣扬主旋律作为其功能。根据中央电视台三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材料显示,中国电视观众对消遣娱乐的追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动机。人对娱乐的主动追求来源于人对快乐的本能需求以及生活中快乐的供应不足。那么我们的农村剧中也应加入喜剧因素,比如《刘老根》、《马大帅》、《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提议的可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低级粗俗的玩笑,搔首弄姿、哗众取宠的小丑行为来博取观众的欢笑,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剧的宣传力度,根据市场来运作。

创作出一部农村剧后就要像其它剧种一样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运作,不能认为有国家扶持,有央视支撑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以前我们很少在荧屏上看到有哪部农村剧的预告,现在情况虽然有所好转,如2006年在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农村电视剧《插树岭》,在播出之前就曾宣传预告了一段时间,播出后又将创作者、主演等请上了央视的《文化访谈录》节目,并邀请著名的业内人士仲呈祥先生进行讨论,这无疑会提高其影响力,扩大它的收视圈,提高收视率。但是和其他剧种如青春偶像剧、都市言情剧拍前举行开机仪式、召开记者招待会、拍完后举行关机仪式、炒作男女主角等诸如此类的宣传手段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可喜的是,在吉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积极倡导和业内人士的探索下,吉林已将电视剧创作生产引入市场经济模式,灵活的创作生产体制使得电视剧制作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最后,我认为农村剧要逐步走上类型化的道路,并且注入喜剧因素。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艺术,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都喜欢农村题材电视剧,也没有必要期盼能创作出一部“遍地开花”,全国人民都喜欢的农村剧,人们能够各取所需,才是正常的艺术生态格局。电视剧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群体,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这个群体的趣味的,这个群体的收视率高就是此剧的成功。分众化虽然会使观看电视剧的群体成分趋向于单一化,但对绝对观赏数量来说,变化不会太大,因为在未分化的情况下,每个群体的参与人数是有限的,而分化之后,如果作品真正适应和满足了目标群体的需求,把这个群体的人们尽可能多地吸引过来,其收视率将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在此以表现东北农村生活的农村剧为例:《刘老根》、《圣水湖畔》、《马大帅》、《插树岭》、《乡村爱情》,这些在观众记忆中留有烙印的名字都验证了这一类型农村剧的成功。综观这些电视剧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剧性较强。就像人们偏爱相声、小品一样,幽默与喜剧在苦难颇多的中国人中有着广泛的市场。因此,农村剧在宣传国家政策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电视剧的通俗性与娱乐性。

艺术创作无非有两条路:一是为满足观众的普遍要求,某种程度上就要走类型化之路。另一条路,就是要创造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作品。前者我们还不完全成熟,后者还受到一些观念的束缚。电视剧创作应该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品格、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当背负了沉重的意识形态压力后,被不同的话语权势所纠缠着,电视剧的发展必然要受到损害,尤其是当下中国电视剧艺术正处在亟待发展的时候。

参考文献及书目:

1.邹文广、常晋芳著  《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  《新华文摘》2002年第2期  第132页。

2.尹鸿著  《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  《现代传播》  2001年第4期  第2页。

3.朱希祥著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出版

4.金冠军、郭常明著:《市场经济与文化管理》  学林出版社  1996年6月出版

 

上一篇: 论农村剧在产业化上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下一篇: 论农村剧在产业化上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