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吉他,一支烟,两个赤膊的汉子演唱了一首《春天里》,瞬间在网络上一传十、十传百,“旭日阳刚”组合几乎在短时间里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同样道理,英国达人秀节目中,47岁的“苏珊大妈”演唱了音乐剧《悲惨世界》里的经典曲目“I Dreamed a Dream”,便迅速走红,如今她已成为一位唱片销量达到2400万的著名女歌手。
从哲学来看,他们的成功并不是“走流量”的胜利,而是大众审美的实现。“走流量”只是对于这种“注意力经济”的表面认识,实际上,只有其潜在的价值表现出来,才会有所谓被关注的“流量”。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说,审美的本质从未变过,只不过在古代,这种审美价值的“变现”没有现在的网络经济来得快,或者说在作者一生中都永不会来。
提及旭日阳刚和苏珊大妈,那么,海德格尔对于艺术作品的真理的解读似乎得到了印证。在《艺术作品的起源》中,海德格尔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那就是梵高的画作“农鞋”。梵高未转型前画过很多农鞋,海德格尔在1930年去阿姆斯特丹参观过梵高的画展。根据美术史家夏皮罗的求证——他因为不同意海德格尔的解读而展开了研究——海德格尔所指的那副油画很可能是梵高作品255号《鞋》。
海德格尔从画作中解读出很多意象和蕴意,这段文字被刘小枫在《诗化哲学》中翻译出来后,已经几成名篇,后来孙周兴在翻译全书时也几乎照录了此段: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这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这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得以自持。”[ 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