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族民间流传着各种古老的神话传说,白族人认为人类的祖先来源于天地间的植物或来源于其他万物的孕育。在白族,关于“竹王”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传说古有女子于溪边浣纱,遇竹漂至女足边,闻有哭生,剖竹后得一男,养大以竹为姓氏,自立夜郎侯[2]。有关竹的民间传说在白族流传着诸多版本,这些传说无不映射出白族人对竹的敬仰之情。怒江一带的白族那马人表现出浓烈的竹崇拜。由于怒江流域分布着丰富的竹类资源,因此那马人在生产、生活中对竹表现出极高的依赖性,竹崇拜也因此异常突出。那马人举办葬礼,必不忘用竹子制成的“引路幡”为逝者灵魂指路,且逝者口中必须放入茶、米、荞、豆,只有这样,死者的灵魂才能安然辞了尘世,远赴“死国”。居住在苍山脚下的白族往日在婚嫁习俗中也表现出竹崇拜,喜房的婚床必须垫上青竹编织成的“山竹帘”,预祝新人婚姻美满、瓜瓞延绵[1]。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精彩而不失韵味,融合而不丢过往。其实苗族、傣族、畲族、布依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均有对竹崇拜的情节(见附表)。在苗族,芦笙文化便是苗族人对竹崇拜的最好表达,他们生动地将对竹的情感转化为美妙的芦笙旋律。在苗族,许多重要时刻和场合都有芦笙的参与。傣族和畲族对竹的崇拜之情则转变了形式,傣族会利用竹子建造竹楼或模仿竹形建造笋塔,而畲族会把竹子制成精美的竹编工艺品。同时,在傣族,新生婴儿刚来到尘世,需用竹片割断脐带,寓意依托竹的神灵之力让婴儿与胎衣分离[3]。布依族广泛信奉竹子,据闻竹花可治不育,至今仍保留着妇女不育,便回娘家采竹花压于枕下的习俗[2]。彝族是祖祖辈辈都敬重竹的少数民族。武定环州彝族的世代观念是祭竹即是祭祖先,所以现如今仍把竹子作为祖先图腾加以崇敬。楚雄地区的彝族则是:竹为彝族的血脉之源,所以现如今仍延续将竹筒视为祖灵加以祭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