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具有可塑性,亨廷顿主张通过寻找对立面建立认同,从“敌人”的想象中寻求自身的形象。[ 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吉登斯和马丹尼也指出认同借助外在因素来完成自身的建构。[ 邓维佳.《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页]涂尔干将认同与“集体意识”相关联,认为认同其实是把共同体中不同的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42页]由此,无论是出于主动的建构,还是接受被动的塑造,有限制的身份认同总是建立在对集体记忆的呼唤之上。[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页]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创造了丰富的集体记忆,同样体现在新闻从业者的实践与感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是如何建立的,又处在怎样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丰富了还是消解了职业身份的选择和职业行为的坚守。体制性矛盾、职能性矛盾、理念性矛盾在历史与现实,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各种结构性因素中复杂交织,形成职业认同建构的特殊图景。
(一)历史传统的汲养: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立言报国
布尔迪厄认为,只有深入到经验的、具有历史处境的、现实的特殊性中,才能理解社会世界最深刻的逻辑。 [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页]
在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发展经历了主要的历史脉络,有着一段特有的心路历程。“文人论政”便是独特的新闻文化和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尊崇士大夫,他们是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前身,位居“士农工商”四民社会之首。阎步克指出“士大夫”兼具知识分子和职业官僚的双重角色。[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43页]中国传统文化和报业发展中的新闻思想与经验,成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养分,被后来的新闻从业者能动地编织,形成新闻专业文化和职业认同的独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