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远去的绝响沉郁苍凉——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新闻与写作   浏览次数:2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远去的绝响沉郁苍凉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摘要:洪山调是流行于河南省焦作、温县、武陟一带的古老、稀有的说唱曲种。近年来,由于老

 

远去的绝响 沉郁苍凉

      ——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

       

摘要:洪山调是流行于河南省焦作、温县、武陟一带的古老、稀有的说唱曲种。近年来,由于老艺人相继去世,能够演唱的艺人也为数不多。在民间文化师承断代严重、濒临火绝、急需抢救之时,国家启动民间文化传承人的评定工作,温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被评为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给洪山调的传承带来了希望。

关键词: 马九信  洪山调  民间艺术  传承人

一 概述

洪山调是流布于河南省焦作、温县、济源、沁阳、博爱、武陟、修武、孟县一带的古老、稀有的三弦书类的说唱曲种。相传洪山调为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臣苗贲皇所创,该艺术服务于军旅之中。晋国重臣苗贲皇帮助晋王打了不少胜仗,在孔子的教诲和开导下,用三弦自弹自唱的形式,为将士们祝贺胜利和鼓舞斗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遂组织一帮艺人在军中专门演唱。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后来,随着将士的解甲归田,逐渐由军队传人民间,很快被一些盲人们所掌握。战国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两汉时期已初具规模,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更为盛烈,民国末期一度处于低潮,但在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后迅速得到恢复光大,并达到巅峰。远在唐代之前有“洪山调独霸温县(覃怀)天下”之说,据艺人口述,清乾隆年间的著名艺师柴明勋的徒弟有一百多人,最著名的有48个,素有“半百高徒”之称。“三不照”是出名的说书艺人,他就是温县的张清轩,虽然眼盲,四肢残废,但他勤学苦练,吸收河南梆子、京剧、怀梆、大鼓书的一些腔调、白口融进唱腔中,并多用闪板唱法,使其唱腔具有独特风格,一时仿效者甚多。自此,洪山调的唱腔出现了“顶板派” 和“闪板派”。他还创立三弦的“五指轮”奏法,将洪山调艺术达到巅峰,其艺名“三不照”的名字妇孺皆知,名扬方圆数百里。 1957年,张清轩以《五彩云》书目,参加了河南省第一届曲艺、皮影会演,荣获优秀演员奖。1946 年温县成立曲艺队组织,艺人三五一组,走村串乡,常累月活跃在广大农村。通过代代艺人的言传口授,一直沿传至今。传承谱系最早有据可查为清乾隆年间的马文彪和蔡明勋、刘景仙、赵天寿等人。至今相传十代,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

洪山调板式齐全多样,曲调高亢、婉转细腻、优美流畅,音乐表现力丰富,艺术感染力较强。洪山调的盛世长达千年之久,深受当地百姓的青睐和爱戴。洪山调的演出形式为坐唱。演员自操三弦,以腿板击节,一人自弹自打自唱。在演唱风格上,洪山调有顶板和闪板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顶板派唱腔硬朗有力,闪板派唱腔则活泼轻快。顶板派是传统的板上起腔唱法,节奏平稳有力,舒展流畅,荡气回肠;闪板派唱法上闪板夺字用的多,具有风趣幽默、轻快活泼的风格特点。主要乐器大三弦在伴奏中,除运用按、揉、打、拍、单音、双音等传统技法外,还常有从高音到低音的大滑音演奏,并能模拟说话、鸟叫、锣鼓、枪炮等自然声响,烘托演唱气氛,艺术效果颇佳。洪山调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快二八板、滚板、流水板、大汉腔、小汉腔、昆腔、阳腔、快板、顶板。洪山调的曲目以中、长篇为主,另外还有些书帽、小段。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演唱中以唱为主,偶有念白,念白为本地方言,人物语言形象生动。洪山调的传统曲目约有三百余部(篇)。千百年来,洪山调多以盲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深深地扎根于民众的沃土。

二 典型人物及文化分析

近年来赵铁印、范贵书、郑松贵、申玉麟、石广庆等几十位末代老艺人相继谢世,还能唱的也唯有温县盲人艺人马九信一人。他是河南温县祥云镇张寺村人,自幼因患眼疾双目失明。马九信为第十代传人,他十五岁时拜著名艺人胡虎臣为师,胡虎臣就是著名红山调艺人“三不照”的大徒弟。经过了几年的艰苦学习,马九信比较全面的继承和掌握了洪山调。1963年10月在温县曲艺队工作。主要演唱《红岩》、《雷锋参军》等中、长篇书目和《小姑不贤》、《小两口抬水》、《小大姐算卦》等短篇传统节目。1972年8月曲艺队解散回乡务农,在农闲时节偶尔也会为乡亲们演唱,深受当地人民喜爱。2005年10月,在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上表演的《小大姐算卦》荣获银奖。##end##

马九信家里的生活非常困窘,他不是靠着唱洪山调挣钱养家的,而是和他相依为命也同样双目失明的老伴,在乡里租一个私人的房子,给人算卦来维持生计。房租一年二三百块,她算一卦十块钱。一个月能挣个四五百块钱。平常因生活不便很少回家,等到农忙时节再回来,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马九信家里有三个孩子都是男孩,老大结婚另立门户了。老三在外打工,去年冬天刚办了的喜事,光是盖房子就欠下几万元的债务。老二还没结婚,如今年已花甲的马九信说他们做老人的义务还没有尽完。

马九信的师父和师爷都是南张羌镇人。当时学艺是要跟老师签下合同。“情愿跟某某学艺,拜某某为师,学至哪年”,通常是三年学会二年效劳,效劳期间赶场所得的收入归师父支配。“三年出师五年满”,在进行学习的二、三年中,师父不分昼夜的教,徒弟夜以继日的学。“师徒如父子”, 徒弟要请师父住在家里,负责师父的饮食起居。徒弟的学习由师父管教。当时用的是用工尺谱进行的教唱的,可师徒都是盲人,无法看谱本,循环往复的弹唱和记忆才能使那枯燥的谱子永久的烂熟于胸。学满出师之后,马九信经常在当地群众中演出,方圆数十里只要提起说书的盲人“马小龙”,妇孺皆知。

三 政策的影响

解放初期,当地政府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和保护,文化和宣传部门也经常利用他们来宣传党在文化、土地等方面的方针及政策,帮助政府宣传先进的典型。并且以“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学新戏,唱新戏。文化馆专设学习班,专人负责给他们念词。在当地党政方针、政策、路线在群众中的宣传和推广中,功不可没。

在当时的形势下,为了做好宣传工作而学了不少新段子。如批判刘少奇、林彪、反党反社会、文化大革命、白求恩、张思德、大小思清、斗私批修、愚公移山、焦裕禄、雷锋等等。当时的农村没有电视,更谈不上娱乐,每逢演出时都有观众数百人将唱台围的水泄不通,一个大队在方桌上放上椅子就成了唱台,主唱坐在上面,配乐器的在下边。当他唱洪山调时,下面配 有二胡一把曲子弦一把,两把三弦,阵容庞大。当时演出一晚上每人一块五毛钱,自带粮票,一天得三毛钱的伙食费,生活尚可。凭借县文化馆开具的介绍信在当地各村演出,介绍信是每月到文化馆换一次。从1963年到1969年,马九信过着有组织的生活。

1969年县曲艺队解散,解散后马九信约几个熟识继续组织去各村演出以维持生计,有梨河大鼓,曲剧、怀梆,豫剧,配在一起出去演出。一人唱时其他人配弦。1975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这种娱乐形式在当地农村逐渐失去了观众,原来的合作艺人自谋生路,演出无法得以继续,致使很多曲目都被遗忘。

2003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和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全国众多的民间文化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深入穷乡僻壤寻找民间文化瑰宝,调查濒危情况,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先期采样、制作范本而辛勤劳作。为进一步实质性地推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在中宣部和中国文联的积极支持下,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于2005年3月正式启动。2006年12月,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初评、复评和终评,共有166人荣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马九信也是其中的一名。

近几年,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马九信又看到了洪山调这个有着悠久文化积淀的民间艺术的价值。他被命名为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他,他又重新开始练习洪山调。他专门买了录音机和磁带,。磁带上是唱的京韵大鼓、河南坠子、河洛大鼓、豫剧、曲剧、怀梆等等别的曲种。他只学人家的词句,然后利用洪山调的调门来演唱。他表示要进一步增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注重对所掌握精湛技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挖掘、整理、研究与记录,确保文化记忆和技艺的传承和延续,做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四 远去的绝响

尽管如今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大大加强,马九信也做出了很大努力,可是洪山调的现状依旧不乐观,年长的艺人相继去世,洪山调这项传统艺术又因其有限的娱乐性和市场生存能力而后继无人。马九信说他的三儿子也曾经跟着他学了一阵子。可刚接触一点皮毛,就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了。 马九信感慨:“儿子学这能有啥用?我自己已经不能指望它来挣钱养家了,还让儿子学它干啥呢?如果政府能成立剧团,让我们艺人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我就把所有的本领都教给徒弟。可是现在不流行这个了,现在又有谁学这个呢,就算学出来了,又有谁请咱们去演出,又能挣多少钱呢?更何况这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学会的。”

听着马九信老人的一番肺腑之言,我的心中感到无尽的沉郁和苍凉,洪山调的余音仍然萦绕在我的耳畔,但却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关德栋

1958:《曲艺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

于林青

1993:《曲艺音乐概论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毛泽东

1967:《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赵景深

    1982:《曲艺丛谈》[M] 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

                                        

                                   

 

上一篇: 远去的绝响沉郁苍凉——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

下一篇: 远去的绝响沉郁苍凉——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