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逻辑还是事实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都构成价值观自信的条件和要素。从逻辑上讲,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即便是一定程度的认知),就无法谈论对它的自信,基于无知的自信只能称之为盲信,而盲信只是虚假的而非真实的自信。从事实的层面上看,认知构成对事物态度的基础和重要部分,并对其它部分具有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作为一种对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包含着认知、认同、情感、评价、践行等诸多成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影响其它成分,比如认知可以激发、塑造、纠正或调节情感和评价,能够强化或削弱认同,能够影响价值观践行的方式和有效性,等等。
在考察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包含的认知要素时,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认知什么?具体地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认知对于支撑这种自信来说是重要的?总的来说,至少包括以下这些方面的认知:
第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背景和意义的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同我国当前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方面的形势以及当下社会道德和精神信仰状况密切相关。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回应了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如何确立中国特色的价值本质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适应了塑造国民积极、健康、科学价值观的迫切需求,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正如习近平所言:“这个概括(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样的重大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9页]]它提出的意义在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价值及其本质的认识,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改革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