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佛系青年”及其表征解读
 
更新日期:2019-05-14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浏览次数:18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近年来,网络造词层出不穷,宅文化、二次元、小确幸、丧文化等纷纷涌现。2017年底,佛系青年一夜之间在网络上风行,成为网络上的新热词。一时之间,讥

 
近年来,网络造词层出不穷,宅文化、二次元、小确幸、丧文化等纷纷涌现。2017年底,“佛系青年”一夜之间在网络上风行,成为网络上的新热词。一时之间,讥讽声、调侃声、忧虑声、劝诫声充斥了大小媒体,表达了对于下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的担忧。
其实,“佛系青年”并不是严肃的学术名词,而是自媒体炒作下的产物,来源于日本的“佛系男子”的现象。“佛系男子”是指在当前日本的低欲望社会中,一些人完全不顾社会的角色和责任,只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生活,甚至不工作、不谈恋爱的状态。国内自媒体把这个词借鉴过来,说的是对任何事情都不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佛系青年”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都行,可以,没关系。主流媒体多批判“佛系”看似云淡风轻,不争不抢的调侃,实为一切安于现状、安于平庸,逃避现实和责任,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担当。
当前 “佛系青年”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主流文化的消解。实际上,“佛系”观念反映了年轻人的某种精神侧面,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及自我认同,深刻体现了这一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特征。首先,面对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快节奏的心理波动性。部分年轻人的心理比较脆弱,自身独立的辨别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导致他们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心理易于产生波动,并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其次,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导致的思想妥协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大量西方思潮涌入,传统文化也有着复兴的趋势,其中不乏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念,部分年轻人对于这些文化思想的把握片面,学习不系统深入,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好恶进行选择和接受,致使思想上存在很大程度的妥协性。最后,所学理论不能与实践结合,导致行为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既需要深入研究理论,有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部分年轻人空谈理论,难以将理论指导实践,所以对现实深感无力,进而放弃努力随波逐流。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佛系青年”及其表征解读

下一篇: “佛系青年”及其表征解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