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被喻为“社会的组成细胞和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4]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学生的社交行为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孩子的模样就是一个家庭的模样,欺凌者、被欺凌者与旁观者的行为和性格特征都可以从家庭中寻到根源。下面主要从家庭人员结构、家庭经济基础、家庭教育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人员结构
家庭结构的失衡会造成儿童欺凌性格的养成,失衡的家庭结构有:分居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失衡的家庭所暴露的问题通常会比原生家庭多且严峻,问题有儿童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家长过于溺爱、家长疏于监护等。失衡家庭的儿童会养成不良性格,如自我、自卑、胆小等等;失衡家庭的儿童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的心理。不良性格和心理会阻碍儿童的社会化,从而导致校园欺凌的发生。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显示,在遭受欺凌后近八成的儿童会选择向父母老师求助,一成的儿童选择默默忍受;假如自己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时,近三成的家长选择让孩子自行解决。儿童在遇到问题时,通常父母是首要求助对象。但在失衡的家庭里,欺凌者的不良性格与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引导,同样被欺凌者在经受校园欺凌的初期寻找不到求助对象,继而会遭受更大的伤害。
(二)家庭经济基础
家庭的经济基础给儿童带来的物质生活会影响儿童的性格与行为的养成,家庭间的贫富差距也是导致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和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儿童通过信息媒介会受到物质的冲击。但农村普遍物质生活基础偏低,儿童会出现攀比、自卑等心理。并且儿童法律与道德意识淡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行为上的偏差,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去获取心理平衡,表现为较强的攻击性性格和暴力行为。与此同时家庭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家庭居住的环境,居住环境也是影响儿童性格养成的一个因素。尤其农村地处偏僻,社会信息更新速度慢,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性格与行为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