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的详细时间,笔者未找到准确的描述。不少文章在论及创新创业教育时,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甚或就业教育等都混淆其中,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及内涵界定一直没有完整而统一的表述,因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初更多人将其理解为基于创业所做的准备——“比较受公认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使学生树立创业的意识,培养创业的精神、能力、方法与克服创业困难的意志与勇气,为走上社会创业做好知识、技能与素质方面的准备。”[2]由此可见,其重心是偏于创业,涉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方法的掌握,也是为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也提到“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动勉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等要求。虽然在逻辑思维和宏观指导上,创业基于创新、创新引领创业等已为众所周知,但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理解偏差的现象层出不穷——有的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以为只是部分师生的临场发挥;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补充,是一种常规教育之外的点缀;有的甚至觉得是 “企业家速成班”,或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