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互联网对于普遍民众来说,主要的用途包括新闻和信息的获取、在线社会交往与互动、在线购物和消费、在线娱乐休闲等方面。这些网上活动每天占用网民的时间越来越多,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一方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家庭关系。因此,人们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家庭功能之间关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生活单位,与个人的心身健康有紧密的联系。[1]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家庭功能”概念以来,对家庭功能的定义众说纷纭。[2]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员在完成家庭任务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同时家庭作为一个系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来实现这些基本功能。[3]用来代表和解释家庭功能的词很多,其中包括家庭动态,家庭满意度,父母的行为方式,以及家庭的支持。由于理论模型和测量工具的多样性,以及缺乏对家庭功能失调或健康的定义的共识,使得该领域比较复杂。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目前关于家庭功能的定义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以Beaver[4]、Olson[5]、Shek[6]为代表,他们主要用家庭的具体特征来定义家庭功能。[7]第二种以Miller[8]和Skinner[9]为代表,他们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来定义家庭功能。现有家庭功能评估理论存在两种取向,一种是结果取向,即Olson[5]的环状模式理论,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3 个维度描述家庭功能。一种是过程取向,代表理论是McMaster 的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Skinner 等人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10]。分别从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和价值观这7 个维度来评价家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