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史观今,以史为鉴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荣格往往把原型作为复数)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觉到。”[31]卡尔文·霍尔也认为“原型具有普遍的一致性,也即,每个人都继承着相同的基本原始意象。”[320]也即是说由于集体无意识具有这样一种普遍的表现方式,因此它就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而特定的文化也会影响其文化界域之内的各种具体的文化形态,那么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浸染的艺术样式,从诞生之日起,便嵌陷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之中,并烙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而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也有意无意都是在感受其影像符号和形式结构中的文化内涵。
因此,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东方美学品格是中国电影贯穿始终的文化血脉,也是民族电影的文化之“根”,故中国民族电影振兴之路在于坚守民族文化之“根”,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优秀内涵,广泛吸纳外来电影文化的先进经验,将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意识相融合,将传统艺术风格与当代电影科技手段和先锋艺术形式相结合,打造出一个既有表现民族精神和人文追求的内容又有前卫新颖表现形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新电影文化品牌。
2.关注现实,回归艺术
中国电影有辉煌的现实主义传统,上世纪初萌芽到三四十年代的《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神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夜半歌声》《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到七八十年代的《邻居》《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香魂女》《野山》等影片都因为反映现实生活而成为经典。现实主义题材从上世纪初萌芽到三四十年代趋于成熟,再到八九十年代寻求精神的复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在中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如同一支高擎的火炬,奠定了中国电影的基础,指明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并向世界影坛显示出中国电影独特的艺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