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我不是药神》的两种叙事母题
 
更新日期:2019-05-22   来源:东南传播   浏览次数:18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叙事母题无疑是一切叙事文本深层叙事结构中的核心因素。[1]一个叙事母题被反复实践了无数次过后,早已化作无意识深深潜埋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而且在

 
叙事母题无疑是一切叙事文本深层叙事结构中的核心因素。[1]一个叙事母题被反复实践了无数次过后,早已化作无意识深深潜埋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叙事模式,所以叙事母题就蕴含在众多的叙事模式当中。[2] 电影《我不是药神》有成长和对抗两种叙事母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模式。
1、成长的叙事母题
成长是人生的主题,也是电影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主题。
这部电影的叙事母题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典型的英雄成长,只是这个英雄是在拯救一群身患慢粒白血病而吃不起“天价药“的病人。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即“陆勇事件”,人物形象有很明显的再创造痕迹。人物是故事的生命力。电影前半段尽显幽默,后半段才慢慢打开沉重的叙事。电影的后半部分沉浸在悲情之中:有昔日生意伙伴吕受益的自杀离世;“黄毛”为掩护主人公出车祸离世;生病的老奶奶控诉天价药的存在早就让她一无所有等等。电影里平凡又落魄的小人物经过成长,最终成为了自掏腰包、扶危救贫的“药神”,由此达到电影的高潮——病友“十里长街送囚车”。“药神”英雄的自救和救人的叙事模式之所以打动人和得到观众的同情,这得益于影片塑造了一个平凡的中国式草根英雄的独特形象。
首先,电影的主人公不像现实中的陆勇那样是因为自救的急迫需要才主动加入到代购药品的队伍中,程勇起初买药是为了给父亲治病,并非一来就有救人于水火的高觉悟和境界。后来,他对患者的同情和愧疚支撑着他不为钱财地贴钱卖药,这无疑是塑造程勇“药神”形象的关键一笔。这样的人物设计让主人公最初代购抗癌药的不法活动变得“正义”,是可以被宽容原谅的。电影还将他与另一个代购抗癌药的张长林做对比,程勇的抗癌药虽说也为了赚钱,但价格仍然没有定太高而让病患承受不起。这些对比刻画出程勇良心未泯、在自救的同时还能赚钱成就自我的人物性格,这样的人物设置从最初就不会激怒观众或引人反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我不是药神》的两种叙事母题

下一篇: 《我不是药神》的两种叙事母题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