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维度择业困境
(1)个人认知和现实的矛盾
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各种实践社交活动参加相对较少,缺乏基本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社会适应性较差。经济困难学生很多带有自卑心理,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他们综合就业能力不足。然而,他们往往就业期望值比较高,对待就业问题思想比较保守,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体面工作,不愿意再回到乡镇基层就业[3]。他们错误的认为:回到乡镇或者家乡就业,是最无奈别无选择的退路。有学者做过调查93.8%农村籍大学生希望留在城市工作,仅有3.6%的毕业生选择在县城或城镇就业,选择在农村就业的只占2.6%[4]。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一直以村里骄傲自居,错误认为自己仍然是“天子骄子”,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受了多年高等教育,一定要找个好工作,忽略了现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只是普通的社会劳动者[5]。现在就业心理相对趋于理性,但是很多大学生仍然有优越性思想,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现在很多贫困大学生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找不到合适工作,另一方是他们也不愿意回到竞争小的乡村工作。
(2)家庭期望重压
很多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倾其所有供养自己的子女上大学,将上大学作为改变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宁可倾家荡产也要让孩子读完大学,作为将来获得高收益回报的一种实益性投资[6]。很多学生正是因为长期接受父母这样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身上的责任巨大,肩负着整个家庭的兴衰。他们背负着太多的改变家庭贫困境况,改变个人命运的思想负担和压力,致使他们就业观念保守,只想去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工作。他们不愿意回到父辈生活的地方受苦受累,怕被邻里乡亲嘲笑,怕辜负父母的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