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2018中国戏曲大会》中仪式符号文本的塑造
 
更新日期:2019-05-22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浏览次数:27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仪式传播是符号传播的过程,符号的传播特征是仪式的基本特征③,要研究仪式传播首先要从传播符号入手《2018中国戏曲大会》中的各种符号是经过高度地仪

 
“仪式传播是符号传播的过程,符号的传播特征是仪式的基本特征”③,要研究仪式传播首先要从传播符号入手《2018中国戏曲大会》中的各种“符号”是经过高度地“仪式化”设计。作为全民参与的戏曲文化类节目,节目对舞台场景、比赛题目、节目“角色”等符号元素进行了反复考量,这些节目内外的符号文本一方面是整个仪式活动的表征,另一方面也为仪式传播提供表征,是节目成功传播的基础。
1、舞台场景 不管是传统的舞台戏曲还是现代化的电视节目,舞台的美术元素不仅发挥着实用和审美的功能,也构建了象征性的仪式空间。在特纳看来,“象征符号是仪式的基本构成单位,维持着整个仪式活动和社会机制。”④象征符号一方面使得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信仰、意境、观念等变得可见、可触,更营造出了一个完整的仪式场景,为完整的仪式传播奠定了基础。此次的《2018中国戏曲大会》继续在3600平米的大型演播厅录制,舞台设计平衡了传统与现代关系,通过多屏、跨屏等现代电视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戏曲符号元素如折扇、祥云、旌旗、散花等相结合,既展现了现代化的舞台美学又保留了戏曲艺术的文化意蕴。此外,“新旧”舞台符号元素的完美结合让许多初次接触戏曲文化的观众迅速地融入到节目当中,更加直观地感受着传统戏曲的意境之美。
2、比赛题目 仪式是实现社会团结的方式之一,具有凝聚社会群体的功能。新时期,电视媒介的仪式传播不仅需要发挥“凝聚作用”维持观众,更需要发挥大众传播的作用,扩大新的观众群体,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由于传统的电视戏曲节目多是以地方戏曲为主,很难扩大节目观众群体。为了打破传统戏曲节目的区域化限制,《2018中国戏曲大会》命题组对比赛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比赛题目涵盖了我国28个地区54个剧种,其中戏曲专业类题目占60%,泛文化类题目占40%。题材贯穿古今,既兼顾了戏曲艺术之美、又普及了戏曲历史。另外从题型设置上来看,除了常规的选择题之外,还设置了创新性的题目类型如:表演题通过戏曲名家精彩的现场表演,来让选手和观众感受戏曲舞台的传统魅力;文物题则是巧借与戏曲相关的文物,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思想碰撞,让观众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戏曲文化的悠久历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2018中国戏曲大会》中仪式符号文本的塑造

下一篇: 《2018中国戏曲大会》中仪式符号文本的塑造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