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同课异构在高校应用的现实意义
 
更新日期:2019-05-23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浏览次数:21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学从2002年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005年同课异构教学模式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纳和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高校目前

 
中学从2002年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005年同课异构教学模式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纳和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高校目前状况,移植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到高校推行应用,符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成长、教研室和学科组团队专业成长的需要。
(一)“同课异构”符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第十八条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国高校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以扩建、扩招、合并为主要方式的扩张,使校园规模、招生数量、基础设施诸方面得到了明显改观,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质量下降、特色不凸显、就业困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暴露出来了。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能够缓解目前高校传统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根据专业化的社会分工需要进行来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出符合专业要求的合格人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同课异构”符合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的需要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学,充分备课和讲课,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同时,教师通过教学观摩学习,进行教学比较研究,不断总结和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5】。“同课异构”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基地,教师通过对同课异构的教学观摩,在反思中理性省思和分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发现不足,采取改进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高校运用“同课异构”这一教学模式,是改善目前高校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随着教师教法的不断改进,高校课堂也会鲜活起来,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同课异构”使师生双方都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同课异构在高校应用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 同课异构在高校应用的现实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