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电影的“思维美感”
 
更新日期:2019-05-23   来源:当代电影   浏览次数:2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电影的核心元素角色和事件,是编创者对生活中的人物及行为的观察和思考的总结。思维美感在角色和事件上的体现是:角色有结构;事件有冲突。角色结构,

 
电影的核心元素——角色和事件,是编创者对生活中的人物及行为的观察和思考的总结。思维美感在角色和事件上的体现是:角色有结构;事件有冲突。
角色结构,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关联的各元素形成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支撑的依存机制。以主人公为中心,依据与主人公的关联度,角色结构的维度包括:自我、类我、非我、组织、群体、社会。角色结构中的每一个维度都有其独立的角色内核。
自我,即主人公,其角色内核是观众自我的部分或全部在影片中的映射。任何一部影片的自我,在性格、责任、品质、家庭、地位、追求等方面,都会与观众有着部分或全部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使观众与自我结成共生,与自我一道历经磨难、克服困难,完成成长历程。
角色自我对观众来说,无论年龄,无论性别,都是一个“新生儿”。新生儿的成长起点是性格塑造。性格塑造是自我精神内核的陈述,是为自我成长的方向埋下种子。生活中,性格决定命运。影片中,性格决定成长方向。一个完整的自我成长历程,是以自我的性格塑造为起点,由类我、非我、组织、群体和社会提供需求和环境,历经学习、壮大、挫折、失败、再学习、再壮大、成熟,直到克服困难、解决冲突。
类我,作为自我的正配,是角色结构中自我的镜像,是自我在成长过程中的试错。试错是正确成长途径的反证。自我成长充满了各种干扰,各种歧途。一部影片不可能展示所有的干扰和歧途。因此在角色结构中,需要一个角色为自我排除干扰,规避歧途,缩短历程,促进成长,提高效率。
非我的角色内核,是不为观众左右的现实在电影时空里的镜像,也是观众的现实认知的具象。非我是自我的反配,与自我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
非我,是自我成长必然面对的困难和障碍,是自我成长道路上的标靶,也是自我成熟的标志。非我,可有形,也可无形。有形时,非我是具体的人,可以寄生在组织里,可以寄生在群体里;无形时,非我是一种态度,一种现象,或者一种机制,可以寄生在任何角色的精神世界里。当矛盾激化时,非我必须与寄生体进行切割,从寄生体里抽离出来。
组织、群体和社会的角色内核是自我成长需要的资源和力量。组织,是政府、机构、集团等。群体,是群配。社会,是角色和环境的总合。
任何人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经历了多次的上下起伏,一路跌跌撞撞地到达终点。有需要的成长,真实而有质感。真实和质感,令灰姑娘比玛丽苏更能取信于人。信息、武器、人力、谋略和智慧的不足,或者超能量的消失,都可以令自我遭遇挫折失败,瞬间跌到谷底。这时的自我需要资源和力量的补充。组织、群体和社会,甚至非我,都可以提供资源和力量。但绝不能是类我。否则,类我就是反客为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电影的“思维美感”

下一篇: 电影的“思维美感”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