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应试教育”扭曲了数学的本来面目。将数学脱离生活是传统数学教学的最大缺陷,新课程标准则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互动内容和要求。
1、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的内容是非常现实的材料,它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问题,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定理大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形。例如,从木匠画线中我们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从工程测量中我们知道两点间线段最短。教学时让数学走进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应用于教学,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数学现象。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材,社会即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提炼数学问题,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郭沫若曾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具体到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实践,数据收集等现实生活来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概念和数学语言来反映、描述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用生活经验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生活与数学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才能学好数学。而学好数学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