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在我国自古有之,《论语》正是孔子与众弟子研讨式教学过程中的谈话记录。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先驱魏元光先生在考察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经验后提出“工学并举”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3]。但中国古代的研讨式教学多在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及思想、理论层面展开,而在自然科学领域及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层面确很少见。众所周知,我国的职业技能传承自古以来遵从师徒制,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甚至很多技能还定下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师傅在弟子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职业教育上传统的一对一师徒制模式决定了我国长期以来的职业教育难以应用研讨式教学,造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缓慢、滞后。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西方的研讨式教学起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德廷根大学和哈雷大学,著名的学者及教育学家格斯纳为了在宗教高压下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提出了研讨式教学方法[1]。所谓研讨课,就是一组大学生或研究生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开创性研究或深入学习的一种形式,它的价值在于参加研讨课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研究领域里的最新信息和其它领域的发展动态。现在这种形式的教学在我国的大学特别是在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研究生课程中非常流行[4][5]。1997年,湖南师范大学郭汉民教授在教改实践中尝试研讨式教学方法并得以总结推广[6]。清华大学从2003年开始,在大学本科的新生中开设了70门新生研讨课[7],近年来还在逐年增多,有效激发了同学们探索新知识和主动创新的兴趣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