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nihil”,意思是“什么都没有”。18—19世纪,虚无主义在欧洲兴起,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和海德格尔是该时期虚无主义者的代表,尼采在《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1991年)一书中对虚无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概括,即“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没有目的,没有对目的的回答。”同时提出了虚无主义的积极和消极的区别;海德格尔则在克服虚无主义的问题上,偏向于回归古希腊的自然主义。因此,他们都没有找到克服虚无主义真正的有效方法。
在国外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并未作为专有名词出现,但是在历史哲学的发展中出现了否认社会历史发展客观性的观点。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中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美国学者尤金·诺斯在其《虚无主义:现代革命的起源》(马元龙译,未刊稿)一书中,描述了西方虚无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各种形态。施特劳斯与其弟子约瑟夫·克罗波西合编的《政治哲学史》(法律出版社,2009年)中,将虚无主义分为道德意义上的和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虚无主义两种形式。荷兰著名社会学家古德斯布洛姆在其《虚无主义与文化》一书中对虚无主义概念演变进行了考察。他将虚无主义一词分为比较严肃的使用和不严肃的使用两种,并认为,比较严肃的使用是指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学理上的运用,而用于权力斗争的意识形态中的使用和日常辱骂性的使用则是不严肃的使用[2]。
这些国外研究著作只是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并没有深入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更没有提及解决虚无主义的理想途径,不仅如此,正如尼采所预言,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虚无主义在整个世界已经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