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缺乏政策支持,职业发展不明朗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正在逐步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教育部已经出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等文件,高等院校大陆学生辅导员在队伍建设、职业规划、岗位职责等方面都已有很明确的定位和方向。而国际学生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应生之物,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导向,导致其职业发展方向模糊、身份尴尬。
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当具备两种基本职能:一是留学生管理干部的职能,二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能,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4】目前不少从事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教师仅仅是将其工作视为简单的事务性服务,缺乏职业认同和归属感,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与成长路径尚未明晰[5]。随着“趋同化管理”的推进,有些高校逐渐将国际学生辅导员纳入学工系统统一管理。但国际学生辅导员与内地学生普通思政辅导员在工作要求、职能范围、绩效考核等方面如何求同存异,各高校也未有统一的标准。
3.2缺乏专业化导向,工作职责难明确
国际学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即组织管理、指导服务和教育引导【6】。为切实履行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责,国际学生辅导员不仅是精通外语的工具性人才,还应是具备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型人才,更应是具备一定协调能力与水平的管理服务型人才。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实现对其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要求从专业理论发展方向、专业技能形成轨迹和专业素养培养体系三条路径加强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并从发展机制、保障机制及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完善其体制建设【7】。
3.3缺乏系统化培训,职业素养难统一
目前国家对于国际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打造越来越重视,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每年举办来华留学管理基层干部基本技能培训班,对来华国际学生工作进行全方位培训,横向涵盖范围较广,但纵向深度不够,对于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内容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略显匮乏。国际学生辅导员在入职时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要求,大都是临时挑选、直接上岗,加上辅导员工作是兼职担任,对工作角色定位不清,职责范围难以把握。国际学生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上国际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较大,辅导员在和国际学生打交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比大陆学生突出,这些问题往往涉及文化、心理、情感等方面。由于缺乏岗前培训,国际学生辅导员只能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积累经验。由于大部分国际学生辅导员是兼职,一旦自己的本职工作发生变动,便可能导致其无法继续担任国际学生辅导员,转而由新的辅导员接手,重新接受培训和积累经验。这是一种教育经验的资源浪费,也直接造成国际学生管理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