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的完败,终于让国人对所谓“重道轻技”的教育思想以及其体系有所反思。1861年,清王朝实行“洋务运动”,洋务派对鸦片战争失的反思,多停留在“技”不如人这个认识上,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4】。所以首先他们是考虑防务现代化, 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相关的运输业、矿业以及重工业。在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前所未有的技工人才,于是不得不引进西方规模化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1866年,左宗棠奏请开设福州船政局和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是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5】。
可以看到,与普通教育相比较, 现代意义上的规模化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中国还要早40年。
洋务派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之洞,在认识和实践中,他都做了关于实业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创性工作,其“国竞争在教育,在人才,学校是人才之所出”以及“国民生计,莫要于农工商实业;兴办实业学堂,有百益而无一弊,最有益于邦本”之说,是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但是即使当时最激进者如张,也持“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之议。所以尽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洋务运动之初就开始了,洋务运动时期即19世纪60年代到甲午战争的35年,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新教育制度的启蒙期,甚至1875年政府还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但是没有实质上的行动。也就是说对主流的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几乎没有触动,社会的核心价值仍然以官本位为导向,其中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技术也最多停留在可用的地位,向上流向统治阶级的渠道还是要科举出身。结果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表面的兴盛只换来了甲午战争的惨败以及后来沦落为半殖民地的“辛丑条约”,终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全面兴起新式学堂教育【6】。然而从1905始,尽管废除科举制度,但是普通基础教育体系并没有多大的改观。且不论旧私塾本来就主要是为极少数地主官绅等有钱人服务的,几乎完全继承原来的价值观;就是新式学堂教育体系,因为不可避免的传统烙印以及缺乏自然科学技术师资等原因,甚至后来理工学校的殿堂清华,到民国初年也主要是招收文法科学生。我们以高等教育例,从1905年到1935年这三十年时间,专科以上的大学毕业生计约8万人,其中实科(包括理工农医)不到20%,迟至1931-1935年间,实科毕业生都还不到三成。由此也可见当时理工农医科在教育界不受重视的地位,以及教育体系多么的不合理